雅克萨之战清军获胜 康熙为何不乘势进军贝加尔湖?
俄罗斯人为什么离不开强人普京
雅克萨之战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为收复领土雅克萨,打击入侵黑龙江流域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雅克萨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以东的黑龙江北岸(今俄罗斯阿尔巴金诺),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是满人先民肃慎族的发源地。
大部分国人是看《鹿鼎记》才了解雅克萨战争的。关于雅克萨之战,国内历史学家们有好多种结论,有历史专家认为棱堡只能围困,无法攻克,而且清军战斗力低下,几万人都打不过800个哥萨克。也有历史专家认为大清的八旗军武功盖世,连俄国人也不在话下。打掉俄国侵略者是很轻松的。
这是油画《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描述沙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齐莫菲叶维奇在1581年仅用三天时间就灭亡了西伯利亚汗国,这是沙俄第一次开始向东方扩张。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势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了中国黑龙江流域,明崇祯五年(1632年),沙俄占领了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建立雅库茨克重镇,作为向东扩张的基地,随后开始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廷忙于平定三藩之乱,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等地,并构筑棱堡。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月,彭春、萨布素率领清军围困雅克萨城,此时沙俄侵略军有兵450人,炮3门,燧发枪300支,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乞降,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了雅克萨。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但是这年冬天俄军再次反扑,继续占据雅克萨城。次年开春,清军第二次反击,在雅克萨城的三面掘壕围困,最终迫使俄国人投降,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
随后两国开始坐下来谈判边境的划分,清政府曾提出以贝加尔湖为中俄边界,划分西伯利亚的版图。真正的企图是以勒拿河为中俄边界,即图中标注的第四条线(D线),沿着黑龙江与勒拿河之间的山脉,直至北冰洋的圣诺斯角(Святой Нос)。最后真正划定的边境是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
有历史学家认为《尼布楚条约》开创了满清“盛世割地”的先河,战后主动让出贝加尔湖的布里亚特蒙古地区。世界上,这并不算割地,划给沙俄的是贝加尔至雅库茨克的布里亚特蒙古,那本就不是中国,从没归属过满清,不能用现代民族国家领土概念去理解那时候的封建王朝。
《尼布楚条约》的意义是巨大的外兴安岭成为清朝与俄罗斯的分界线,沙俄的势力被远远阻隔在将近两千公里之外,唯一的肥沃可耕土地,黑龙江盆地,全部在中国控制下。
那时候清朝的军队根本没有力量打到贝加尔湖。能攻下雅克萨已经是奇迹了。雅克萨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棱堡攻防战,作为进攻方的清朝军队尽管人数很多,但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主要是依靠围困才攻下雅克萨的。围攻雅克萨的八旗军只有3000人,后勤保障部队倒是很多,2万多人,兵站从嫩江一直修到雅克萨。双方只在初战时进行过一次野战,强悍的八旗军在那次战斗中聚歼一百多哥萨克,接着就没有啥值得一提的战绩,也就是长达一年围城战。
当时沙俄是索菲娅公主摄政,清军面对的只是哥萨克武装,真正的俄国正规军在同一时期是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在远东不过投入了八百多人的非正规武装的探险队,探险队的火炮等重武器数量不如清军,但轻武器以当时世界先进燧发枪为主,对比只有50支火绳鸟枪,以冷兵器为主的清军,靠着火炮和长期围困才奏效。
清廷在雅克萨之战中的付出更多,几乎是半个中国的总动员,战前竟然有包括皇帝亲自赴东北的靠前部署,包括首都卫戍区高级参谋的纳兰容若,沈阳军区参谋长郎坦,集团军司令彭春和黑龙江军区司令萨布素在内的180人战略侦察团,包括从嫩江到爱辉(今黑河市两岸)再到雅克萨的水路交通保障线。
原因很简单,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就有了科学的城堡攻击和防御体系,进而又发展了先进的燧发枪和火炮,合理高效的步兵战术也在迅速进化。我们这边,从明朝开始,东亚军队的战斗力就开始大幅度弱于欧洲军队,不论是野战能力还是城池攻守。什么八旗骑射的天下无敌,也就是在亚洲充老大。而俄国人,只是扩张的日常,他们用几百人就控制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