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二战法国为何兵败如山倒?作战思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

新浪军事

关注

二战开始前的法军拥有陆军300万人,被称之为“陆军第一大国”,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法国本土后,其表现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但是万物皆有因,法军的失败既与其军队的建设思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样也和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从整个二战而言,法国军队在二战之中输得并不冤。

二战开始的时候,法国陆军的主要构成是步兵。但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术思想都比宿敌德国人差了一大截:当德军开始研究机动性能高、能快速突击的坦克组建机械化部队时,法国陆军还停留在考虑“坦克这玩意当做移动碉堡似乎挺好使”这种思维层次上。而对于双方大部队的正面交锋,法国人的思维更为让人无法理解:他们居然对一战时期的堑壕战有着近乎于狂热的喜爱:换句话说,他们想的是跟一战时期的凡尔登战役那样用铁丝网和工事来予以德国人重大杀伤。

英法为何联合来南海刷存在感?

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法国人修筑了一条在后世被沦为笑柄的防线:马奇诺防线。而此时的法国国内,一种“德国人不堪一击、我们即将打败德国人”的盲目乐观在社会上层蔓延。而相反下层的士兵却普遍觉得装备老旧、士气低落,根本打不赢德国人。当时在巴黎采访的一名苏联记者在看到了这种情形后极为惊讶地说:“这里的人正在预演着一场投降。”果不其然,被法军视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并未起到它在设计时预想的用途:德国人首先攻占了比利时,而后德国的装甲兵集群快速地从临近法比边境的阿登地区(法国人以为德国坦克过不去)绕过防线正面直插后方。

由于当时法军的精锐部队有一大半都在防线内据守,因此当德军攻入防线后方的时候法军用于反击的机动兵力捉襟见肘。虽然当德军渡过马斯河的时候法军动用了自己最后用来压箱底的装甲部队并一度扭转战局,但当时的他们却丝毫不知道空地协同和步坦协同的重要性。最终那些巨大的“夏尔B1”型重型坦克大部被毁、小部被俘。由于战术和战略上的落后给法军带来了极大麻烦,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德军势如破竹。法军的重兵集团屡屡被分割包围,就连赶来支援的英军也被跟着赶到了敦刻尔克。至于后来“自由法国”的崛起,那就另是后话了……(作者署名:迷彩派)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把酒尽逍遥 1
我来讲个笑话,二战时的法国军队。
山西太原
回复TA
chad81 0
一个字,法国人 怂
陕西西安
回复TA
imnotbritishduke 0
我感觉二战时法国兵败如山倒是在一战时被德国打怕了,成了惊弓之鸟,德军在进入法国境内以后没有遇到法军强有力的抵抗,竟然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巴黎,而且随后法国就马上宣布投降了,也让希特勒感到意外和惊喜。
广西南宁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