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如何对付越军的"竹签战"

新浪军事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越军虽然已是一支实现正规化军队,但依然使用了很多当年打游击时用过的战法,除了地雷战之外,还有一种所谓的“竹签战”。
1940年日本发动侵略印度支那战争后,越南共产党领导建立起来抗日游击队。从40年代到60年代,越南军队历经抗日、抗法、抗美战争,在与装备能力优于自身的强大对手交战过程中,越南军队发明了“竹签战”。
越南境内多山,多丛林,在这样的地形下,非常适合散兵游勇的游击战,正因如此,越南在各个历史时期抗击日本、法国、美国军队时,将以竹签阵为代表的游击战法发挥到了极致。

图注:解放鞋
越南军队开创竹签战,与其地理因素直接相关,越南北部盛产毛竹,得到竹签很容易,一抬手就有。越南军队就地取材,根据自己的需要布置竹签阵地。在与美军较量的过程中,越南军队布置了各种陷阱,并在陷阱中安放竹签。有的大竹签用来对付汽车轮胎,小竹签则是用来对付步兵。一旦步兵踩上竹签,靴子就会被竹签扎破。如果仅仅是竹签,还倒罢了,越南人还经常将竹签和地雷混合使用,地雷埋在竹签下边,一旦士兵拔除了竹签,就意味着触发地雷的开关,令人防不胜防。
越南实现南北统一,军队实现正规化建设之后,竹签战这种游击战术并未弃之不用,在1979年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越军在一线战场大量部署竹签阵陷阱,我军将士当时脚下穿的军鞋是与65式军服匹配的解放鞋,橡胶鞋底,踩上竹签之后很容易扎破脚底。
后来,我军后勤部门着手对解放鞋进行改造,鞋底增加了毡子,改善了鞋底容易被刺破的缺点,受到前线官兵的好评。
不过,对解放鞋的临时改造毕竟只是应急之举,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我军开始进行装备大换装,其中解放鞋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被后来的各种制式军靴所取代。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