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苏联军民融合值得学习 造船厂1年造八千坦克60万步枪

新浪军事

关注

从美航母看香港特区的战略价值

在国防军事工业建设中,除了专门的军工厂,寓军于民,让民用工业也具备转产军品的能力尤其重要,这在战争中可能起到决定性的因素,成为军队获得战争胜利的不竭力量之源。从20世纪开始,战争就不仅仅是军队的冲突,不是某个战场的决胜,而变成了国力与国力之间的总体战。

以俄国为例。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建设中,俄国就特别注意,新建的重工业企业在军事上的能力,很多工厂在建设和组织的时候,就留有了转产的余地,很多工厂甚至在和平时期都是军民两用。比如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一边承担重型蒸汽机车和火车车厢的生产任务,一边研究和生产坦克和柴油发动机。著名的BT系列、T34系列坦克都是这个工厂的杰作,其V2坦克用柴油发动机更是坦克动力史上的一次革命。高尔基制造厂,也就是著名的嘎斯工厂,一边承担民用轻型车、客车和卡车的任务,一边承担军用载重卡车的生产任务,一边还有设计组设计装甲车的图纸。

1941年6月,德国入侵,卫国战争爆发,俄国全国立即转入战争轨道。大量的民用工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转入军工品的生产。比如在1941年秋冬季,承担T34坦克生产任务的哈尔科夫厂为了躲避德军兵锋,千里迢迢从乌克兰搬迁到了乌拉尔山区,生产不得不中断。而位于下诺夫哥罗德地区的第112号造船工厂立即并入中型机械委员会(后来改称坦克生产委员会)的管辖内——这个工厂原本是生产民用的内河船舶和一些小型渔船。

经过一个多月的改造,这座工厂变成了一个大型坦克厂和枪械制造厂,立即投入了T34坦克的生产之中。1942年,这个半路出家的军工厂就生产了8000多辆坦克和60万枝步枪。二战结束后,俄国开始经济的恢复,这座工厂又立即解甲归田,重新投入到民用船舶的生产当中。到20世纪60年代,为了应付与美国庞大的军事对峙,这座工厂再次变身,纳入海军造船部门的领导之下,开始投产常规动力的柴电潜艇……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在卫国战争中,家具厂玩具厂开始生产手榴弹、冲锋枪和地雷,汽车工厂生产装甲车和轻型坦克,电梯制造厂生产高射炮……在整场战争中,俄国人在物资资源和机械上,并不占有绝对优势(德国的精密机床等设备都优于俄国),但其却能把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快速纳入战争轨道,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对手多得多的武器,构成了其胜利的物质条件。

俄罗斯到今天为止,继续发扬了曾经历史的经验,很多工厂仍旧保持一定的转产能力。这样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正所谓能战方能止战,强大的战争潜力也是威慑对手的一种方式。而做好完全准备,对于安全而言和提高战备能力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另一方面,很多军工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很高,可以进一步促进许多工业技术的发展,形成一种互相推动的循环。(作者署名:军事家)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