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电影《上甘岭》连长原型病逝 曾负伤8次 立特等功4次

澎湃新闻

关注
电影上甘岭英雄连长原型张计发逝世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 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信阳日报”( ID:xinyangribao)、“长江日报”( ID:whcjrb)、“信阳广播电视台”( ID:xytvnews)、“郑州新闻广播”( ID:zzradio988)、新华社、微博@央视军事

电影《上甘岭》连长张忠发原型

原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

7连连长张计发

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1年6月15日7时30分

在河南信阳逝世,享年95岁

张计发是河北省赞皇县人

生于1926年

1942年参加抗日先锋队

1945年正式加入八路军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再到抗美援朝战争

他共打了10年仗,负过8次伤

荣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

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国旗勋章

1966年,张计发因病离开部队

来到信阳军分区干休所

在信阳生活了55年

也许你没听过他的名字

但一定听过或看过电影《上甘岭》

这部电影题材源于一个真实故事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

张计发和他的战友身上

“我不是英雄

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友才是英雄”

《上甘岭》的上映,让张计发

作为张连长的原型被全国人民熟知

当被尊称“老英雄”时

他执意拒绝: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幸存者

上甘岭上,我们连打得很英勇

160个人上去,战争结束后

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但我们终于把敌人彻底地赶出了上甘岭”

“我不是英雄

我的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

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张计发说,他这一生

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

只要谁说他为革命做了多大贡献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牺牲的战友

他说:“我这辈子

就是在替我那些牺牲的战友而活

替他们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这位老英雄,人未语,泪已流:

“这么多年来,电影《上甘岭》

我不知看过多少遍

却一直无法从头看到尾

看不下去的原因

不光是比电影还要残酷的战斗

更主要的是

那担不起、放不下的浓浓战友情

每当看到电影‘全连吃苹果’的镜头时

我都忍不住要掉泪”

1个苹果8个人传递3遍才吃完

1951年,张计发随部队入朝作战

1952年10月14日

张计发连长带着160多人的队伍

加入到上甘岭战役中

这一天,敌军向志愿军第15军

两个连防守的上甘岭两个阵地发起猛攻

投下30万发炮弹

火力最密集时达每秒落弹6发

我方阵地成了一片焦土

山头的岩石被削去整整2米

到18日,上甘岭表面阵地

第一次全部失守

电影《上甘岭》剧照

10月30日,志愿军拉开了反击的序幕

张计发的七连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阵地

在决定性反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晚10时,七连的目标是

夺回上甘岭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

历经血战,志愿军终于稳固了597.9高地主峰

那时候

比战斗牺牲更残酷的就是没有水

因为喝不上水

战士们常常口干得话都说不出来

实在渴得不行

就在坑道两边的土里哈气

然后用嘴唇舔那一点湿气

有的人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自己的小便都舍不得喝

步话机员常常急得打自己的嘴巴

为的是打出血,用来滋润喉咙

以保证能够与上级联系

就在反击成功后的那个下午

一位运输员给七连带来了一个苹果

张计发决定先让步话机员吃这个苹果

步话机员用手掂了掂传给通信员

通信员又传给司号员、卫生员……

大家谁都不愿意吃

传来传去又传回到了张计发手里

张计发用激将法

“这么多人,连个苹果都消灭不掉

怎么打敌人?”

于是,这个苹果在8个人手里

每人轮流咬一小口

传递了3遍才吃完

很久以来,张计发所写的

《一个苹果》的故事被列入小学课本

伴随着中国几代学生的成长

《一个苹果》的故事被列入小学课本

“把下一代教育好

烈士的鲜血就不会白流”

1966年,一身伤病的张计发被安排到

河南省军区信阳干休所离职休养

告别硝烟弥漫的战场

走进梦寐以求的和平年代

张计发本该安安静静地享一点福了

可他却不甘心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他深切地感到,年轻的一代

对祖国的历史了解太少

对幸福的来之不易体会太浅

他决心用自己仍然旺盛的生命之火

把共和国故事讲给年轻人听

他常说:“我为党和人民

做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这些年我主要在关心教育下一代方面

做点儿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感到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把下一代教育好了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有希望

烈士的鲜血就不会白流

老一代人的奋斗就不会白费”

不管是盛夏,还是寒冬

只要有单位邀请

张计发都毫不犹豫前去作报告

彼时,张计发的肝病已很严重

腹部肿胀充水

还能摸到里面砖头一样的硬块

同时,长期在战场上不规律饮食

所导致的胃溃疡也折磨着他

“那时候来找老张

作抗美援朝事迹报告的人很多

我考虑他的身体不想他去

最起码不要都去

可他偏偏一场不落”

他的妻子忍不住心疼

“我听人讲,他一手托着腹水肿块

一手攥成拳头顶着胃

不取分文、不看稿子、也不讲自己”

张计发和妻子

有很多次他是在水米不进的情况下

硬撑着病体走上讲台

一个炎热的夏天

他刚从外地作报告回来

双脚还未跨进家门便昏倒在地

他以顽强的毅力

把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热情

朝鲜战场上战友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一遍一遍地讲给在幸福里长大的孩子们

张计发的生存仿佛就是为了讲述

做人的道理、对祖国的忠诚

40多年来,他先后到

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广东等地

深入学校、工厂、部队

向数百万人做报告

传播革命火种

讲述当年上甘岭战役的不朽精神

他还担任了1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老人很热爱这个职务

他用质朴无华的语言

给孩子们讲那些惊天动地的往事

把夕阳的余热,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

每次给孩子们讲述上甘岭战斗时

张计发总是说:

“一个民族、一支军队

只有从精神上站起来、强起来

才会永不言败、永葆生机”

“让更多人记得我们牺牲的战友

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是我离开部队后唯一可做的贡献”

张计发这样解释自己坚持的原因

“我是一个老兵

应该保持战斗的样子”

张计发的生命似乎一直延续着

上甘岭上那种顽强的精神

1960年,张计发确诊肝病

辗转数家医院只得到一个结果

最多能活5年

他妻子说

“那是我此生最难熬的日子

老张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我默默听他叹气

或许他还默默流泪”

医生判定的“5年之期”过去后

张计发的肝病反而渐渐好转

“去医院复查,大夫都说是个奇迹”

在三女儿张爱民看来

父亲的生命似乎一直延续着

上甘岭上那种顽强的精神

82岁接受双膝置换手术

94岁因胃癌两次搭建胃支架

股骨头置换手术后5天便能下床走动

一直照顾张计发的护士黎春莉说:

“以95岁高龄上手术台

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可他的心率从头到尾都平稳如常”

“父亲从不喊疼,但他有时会哭”

张爱民说

只要吃到好饭,尤其喝到好酒

张计发总会想起牺牲的战友

然后默默无语、老泪纵横

“从朝鲜战场归来后

我替那些牺牲的战友领受了许多荣誉

尤其是大家喊我们最可爱的人

我常想,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那些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的人

便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国家、人民的军队

最不缺乏的就是这样的人”

“为了国家,为了乡亲

我死都不怕!”

张计发的档案装在一个迷彩绿的盒子里

如同他一生的底色

里面一份自传写道:

“我出身贫农家庭,自幼饱尝困苦

曾眼见大姐被卖……

七七事变后,日寇入侵

城守不住,村也难保……

当八路军光荣

打了胜仗老百姓都来慰问”

17岁的张计发打心眼儿里

想着一件事:“我要当兵”

“都说八路军是小米加步枪

因为我们一天三顿吃小米

这情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那时候一天两顿稀饭,也没啥菜

有一次过年,部队里弄了条鱼

北方人不会做鱼

那鱼带着鱼鳞就煮了

现在想不起来啥味儿了

当时觉得怪好吃的”

张计发回忆道

当被问到:条件这么艰苦

为啥还要参军?还要打鬼子?

他一脸严肃地说

“我们打鬼子,是为了国家

为了乡亲,也是为了自己

就因为这,我死都不怕”

“我当时亲眼见过

日本鬼子对中国老百姓的残暴

那时候真是恨死他们了”

“鬼子进我们村的时候

所有人都得从家里出来

有个大爷出来得慢

鬼子就把他腿打断了

出来后,只要日本人在就得举着手

手放下来就开枪

村里60多户人家

鬼子放火烧了30多户

还砍了3个小伙子的头”

“鬼子对妇女更残忍

我们村附近有个炮楼

鬼子经常去周边村子抓妇女

只要鬼子进村,年轻女子一个都好不了

有一个妇女刚生过孩子

鬼子要奸污她,她拼命反抗

鬼子把孩子抢过来

一下扯掉一条胳膊,当场摔死在了地上

那妇女当时就傻了

日本鬼子就把她背回屋里奸污了……”

谈起志愿参加抗美援朝

张计发十分激动:

“我目睹过家乡百姓遭受巨大屈辱的惨状

那时候的朝鲜人民也正遭受着同样的苦难

美国鬼子和日本鬼子一样残酷凶恶

就是死在朝鲜战场上

我也决不能让战火烧到祖国的大地

也决不允许美国鬼子

霸占我们的一寸土地”

之前,想合张影却没有钱

这次只能在孙占元墓碑前合影留念

2008年3月底

张计发老人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他趴在战友孙占元的墓碑旁放声痛哭

被誉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之一的

孙占元是河南省林州市人

1949年,张计发和孙占元

参加解放贵州战役时

张计发当排长,孙占元是班长

有一次,他们二人想合张影却没有钱

这次,只能在孙占元墓碑前合影留念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几十年来

在孙占元生前所在连队的营房前

始终飘扬着一面

“上甘岭特等功臣孙占元生前所在连”

的旗帜

一次,张计发老人特意前往丹东市

当年,他和战友们就是从这里

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参战的

凝视着江对岸的朝鲜新义州

他思绪万千

虽然上甘岭的硝烟早已散去

张计发老人当时也已90多岁高龄

但他多少次在梦里重回战场

见到了战友们

战争的痕迹和岁月的消磨

使老人身体大不如从前

但是每当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他的精神格外抖擞

张计发老人的三女儿张爱民说

父亲因病消瘦了不少

但心态却非常乐观

“和他们比

我做的那点贡献根本不算什么”

张计发老人说

“他们有的没有留下姓名

有的尸体被炸碎了

埋骨在异国他乡

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

不能亲自到朝鲜去祭奠牺牲的战友”

崇尚英雄,缅怀先烈

我们幸福并感恩着

也希望老一辈的革命精神

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一起改变世界’

订阅号:zhejiangtsw

新浪微博:@浙江团省委

原标题:《《上甘岭》连长原型张计发逝世,曾负伤8次,荣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