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1年后重访志愿军出征地:鸭绿江畔早已换了人间
来源:中国军网
东经124°,北纬40°。
这里是辽宁丹东。
71年前,当这座城市还被称为安东,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正是从这里出发,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战场。
敌军的炮火铺天盖地般从空中倾洒。江面上,贯穿中朝国境的江桥被炸损又修复,修复又炸损。硝烟代替了水雾,笼罩着奔流不息的江河。
鸭绿江的名字,随着那段战火弥漫的岁月,那首热血激荡的军歌,成为中华儿女的永恒记忆。
71年后,记者再访丹东。
鸭绿江畔,楼宇参差,人潮熙攘,一派繁华景象。滚滚江涛依旧,穹宇之下,早已换了人间。
跨过鸭绿江,勇士背后是家乡
丹东“中朝友谊桥”(左)和“鸭绿江断桥”(右)今日风貌
从两国土地上伸出的一双手臂,在江中相拥
来丹东的人,大都要来此处瞻仰一番。
钢筋铁骨的两座大桥毗邻而居,相隔不过一百米。史料记载里,它们被统称为鸭绿江大桥,时而称作新桥与老桥,时而称作上桥和下桥,令人分辨不清。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期间,美军的飞机反复来炸桥,两座桥只剩了一座半。
后来,完整的新桥载着凯旋的志愿军将士荣归祖国,由此改称“中朝友谊桥”;半座老桥孤悬于丹东一侧,修成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景区的一部分,得名“鸭绿江断桥”。
记者登断桥之日,天色有些许阴沉。目之所及,云层低低笼罩江面,伴着灰绿色的江水,黑褐的钢架桥身显得颇为肃穆。
江风过于喧嚣了,肆意地舞乱游人的发梢,吹散喧杂的笑闹。
桥架两侧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不知此时吹拂于我身的风,与71年前那个寂静夜里的江风有何区别。
若将这长空染墨,铁桥褪色,两岸楼房变得低矮,或复归荒芜,耳畔是否便能听到71年前志愿军过桥时的匆匆步履?
1950年10月19日,暮色秋雨,志愿军将士踏上渡江之行。
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士兵们,头戴用于伪装的树枝树叶——渡江是绝对机密的行动,部队黄昏后行军,拂晓中止,第二天黄昏再开始。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那场史书中浓墨重彩的出征,只留下很少的纪实影像。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搭乘一辆苏式绿色吉普车,悄然超越了行进的第四十军先头部队,率先驰过江桥,驶入朝鲜的夜色。
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记得:“我坐在吉普车里,伸手就可以摸到鸭绿江大桥,大桥像从两国土地上伸出的一双手臂,在江中相拥……”
当年在钢桥上,有战士小声计算着这段路程的距离——1500步。1500步,他们就要跨出国界,去陌生的土地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
战争,悄然无声地蓄力。6天后,志愿军将士在朝鲜两水洞,与大肆北进的敌人发生了第一次战斗。
记者循着他们的足迹向前,在江水中央戛然而止。
大桥断于此处。
1950年11月8日,美机对鸭绿江桥及对岸的朝鲜新义州市进行轰炸,老桥被拦腰炸断,新桥严重受损。灼灼火焰映亮了宽阔的江面,美机不停投弹骚扰,桥头还有大批部队亟待过江。
抢修铁路的工程队员顾不上头顶的空袭,冲上新桥连夜作业,在次日拂晓前恢复了通车。截至1950年底,这座桥便被炸坏14次。
站在老桥尽头,记者眼前的钢筋铁梁弯弯扭扭,定格成当年被炮火炸开的姿态。梁架被重新漆过,表色均匀崭新,覆盖了枪弹留下的创痕。
桥下,碧绿的江水汩汩流淌。不知那道道波浪,是否也曾见证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
“哗啦啦——哗啦啦——”风中,红旗猎猎作响,恍惚听来,像极了连绵的枪炮射击声。
走下断桥,又见到桥头那座威风的青铜群雕:彭德怀站在吉普车前,手持望远镜目视前方。他的身后,两排志愿军将士们扛着枪,随时要冲锋上前。
26人的雕像,象征着26万第一批渡江入朝的志愿军部队;每一张面孔,都来自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真实的战斗英雄。
“为了和平。”记者默念着雕像前方的名字。
身后蓦地响起游人高亢的歌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那些跨过江去的年轻人
以鸭绿江断桥为起点,沿着江岸向东北行进,50余公里之外,便是河口断桥。
那天阳光晴好,路边一丛丛金黄的波斯菊开得明艳。行车途中,异国山川、边境界河从车窗外掠过,山水连绵明秀。
浩荡大江上总不会缺少桥的踪影。除了赫赫有名的中朝友谊桥和鸭绿江断桥,丹东市内被收录在档案中的抗美援朝时期桥梁遗址,还有5座。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这座断桥也在其中。
这是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渡江之地。桥头一端,高高耸立的毛岸英雕像背对着大江,昂首眺望着祖国的青山。
午后炙晒,桥上游人二三,眼前山水旷达,记者登上河口断桥。石桥分外朴素,丝毫不起眼,只有那道断面印刻着些许峥嵘。
当年,那个新婚不久、满怀理想与信念的28岁年轻人,就是沿着这座桥跨过鸭绿江。
从此,他再未回返。
1950年11月25日,朝鲜大榆洞,美军空投的几十枚凝固汽油弹燃起连绵火焰,毛岸英的生命定格于此。
长甸镇的丹东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里,讲解员杨丹总会给游客们讲起这段故事——
“接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之后,毛主席沉思了很久,低下了头,泪水含在眼圈里。他说:‘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啊,就把他留在那吧。毛泽东的儿子和普天下所有老百姓的儿子,都是一样的。’”
记者眼中也有些湿润。那些跨过江去的年轻人,滞留在异国他乡,岁岁年年。
7批志愿军遗骸归国,接回716位烈士,而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华儿女共有197653名。思念和惋惜固然真挚,可时至今日还有许许多多志愿军烈士,长眠在那片开满金达莱花的土地上。
毛岸英是领袖的儿子,也是一名普通的战士。
此时,我站在桥中遥望朝鲜方向,终究难以知晓,那些年轻的生命阖上双眼时,胸中可有未尽的火焰,心中还有多少未了的牵挂……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到访河口断桥后,记者循着毛岸英渡江前的足迹,来到丹东市区的锦江山公园。
沿着不起眼的小路,穿过葱郁的树荫,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映入记者眼帘。
1950年,这座塔初立不过一年。渡江前,毛岸英曾在塔前留影。谁承想,这张照片竟成为他在祖国大地上最后的影像。
两相对照,今日眼前此塔,与当年毛岸英身后此塔,似乎并无二致。
“我们有信心来完成你们所未竟的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纪念塔侧身的这句话,毛岸英或许也曾读过。
树影环绕,长椅上的老人慢悠悠地谈天,挥舞着羽毛球拍的夫妇比拼正酣,年轻的母亲牵着孩子散步,远处传来京剧悠扬的唱腔……
立于此处,记者仿佛见到了那些曾在塔前合影的志愿军将士。或许,他们的目光也曾穿越时空,见到今日这幅图景——
国泰民安,盛世太平,如你所愿。
昨日的胜利,昭示着明日的希望
锦江山背侧,紧邻喧闹的街道,丹东市烈士陵园藏身于茂密的松柏之间,别有一番幽静。
1951年,志愿军第五十军回国休整,在此立下了最早的一座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碑。丹东市烈士陵园便据此碑而建。
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人们耳熟能详的战斗英雄,都曾在锦江山这片树荫下短暂安眠。后来,大部分烈士的遗骸迁移至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里便仅剩200余位烈士的陵墓。
风动,枝叶婆娑。蚂蚁涉过石阶,黑色大理石墓刻上,白蝶蹁跹而落。
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了。陵园正中,高大的汉白玉石碑上,“抗美援朝烈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人们用各自的方式铭记那段岁月。
年逾九旬的丁宝鉴老人,每年清明和春节都会去烈士陵园,探望老战友隋心湖。
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限。丁宝鉴去不成陵园,急得想翻墙。“可是,看到墙上写着‘不许翻墙’,我就没翻。”白发苍苍的老人像个孩子似的,执拗而可爱,“我不去,怕就没人记得他了。”丁老念叨着。
志愿军老兵谢长平珍藏着一个搪瓷茶缸,上面写着“最可爱的人”。当年自朝鲜战场回国,他响应“留在安东,建设安东”的口号,将根扎在这座小城。许多跟他一样的战友们,也留在了丹东。
1979年,谢长平进入抗美援朝纪念馆工作,负责复原战场地图,收集烈士遗物。1993年,他完成了长达75页展陈大纲的编写。
站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只见人潮在一间间展厅徘徊穿梭。有人沿着文物展柜一路缓步浏览,有人停在展板文字介绍前细读,有人驻足长津湖冰封雪冻的模拟场景前拍照留念——偌大的展馆中,许多人借着谢长平的眼睛,重新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部队乘车归国。展馆中,记载志愿军凯旋的大幅照片,定格了那热烈的一幕。
画面黑白,却仿佛能看到绚丽的彩旗和鲜花;照片静止,却依稀能听到鼎沸的欢呼和喧闹。
还是那道江流,还是那座大桥,当年从这里出发的官兵们,沿着8年前的足迹,踏上归途。
大桥无言,见证了战争中的生死悲欢,见证了时代下的风云剧变。
记者仿佛看到:左边,志愿军将士们沿着新桥驶进城市,挥舞着花束和彩旗朝列车下的人潮挥着手;右边,为庆祝建党百年,一队队小学生跳着笑着,奔上了曾被炮火炸断的老桥。
所有的浴血冲锋、无畏战斗,都为了这一幕:昨日的胜利,昭示着明日的希望。
(采访中得到谢秋林、张校瑛、苟宏吉、石计书、范薇薇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为了和平一无所惜
鸭绿江断桥桥头“为了和平”青铜群雕。
踏访丹东归来,记者与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褚杨进行了交流。
记者:1950年10月,按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部队趁夜跨过鸭绿江大桥,踏上朝鲜战场。这场出征意义何在?
专家:1950年9月下旬,美军登陆朝鲜西海岸仁川,朝鲜人民军主力腹背受敌。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危急关头,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共中央政治局达成意见:“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帝国主义者占领了朝鲜,中国会直接处于战争威胁下,根本不能安心搞建设。
我们在朝鲜问题上采取积极政策,既有局势所迫的一面,也有主动作为的一面。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建立东北安全屏障,同时“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
记者: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许多英勇无畏的战斗英雄。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197653名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志愿军将士将生死置之度外?
专家:70年前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所以,广大志愿军将士才会有愈战愈勇的斗志,不断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战斗奇迹。
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长津湖,衣着单薄的志愿军将士踏冰卧雪,向号称王牌的美国陆战队展开猛烈进攻;在上甘岭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敌军投来的190余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将山头削低了2米,志愿军将士坚守坑道,没后退半步……
记者:美国上将克拉克曾悲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面对装备和战力远胜于我方的联合国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如何取得这样的战绩?
专家:抗美援朝战争中,双方的经济力量和军事技术装备对比悬殊。但是,人始终是战斗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战争的胜负更多地取决于战争指导者能否着眼于战争的特点,正确地指导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方针与决策,从战争实际出发,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牢牢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最终以劣势装备战胜了高度现代化的敌人。
全国各条战线和广大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支援前线、支援战争,粉碎了美国侵略者妄图扩大侵略的计划,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激发了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空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