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历史

曾是同为抗金名将的张俊 为何会沦为岳王庙前的跪像

新浪军事

关注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作为宋金战争中最著名的将领,岳飞起于基层,以杰出的军事天赋和战功迅速升迁,最后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被时人称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故事的开头,宋高宗赵构把岳飞当作嫡系培养提拔;而故事的结局,赵构痛下杀手,君臣相知的佳话变成了杀害忠良的悲剧。

岳飞虽含冤被杀,却因为杰出的军事能力、个人品格和战绩,在后世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之一。

明朝之后,岳飞的声望节节攀升,加之平话、小说等市井文学的推波助澜,很长时间内,与他齐名的“中兴四将”中的另外三位将领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则逐步沦为背景板,其中最惨的要数张俊,甚至成了岳王庙前的跪像之一。

万俟卨和张俊跪像。来源/好看视频@阿杜游中国

那么,都是抗金名将,张俊为何要“跪”在岳王庙前呢?

前两次铸跪像时并没有张俊

在今天杭州的岳王庙前,跪着秦桧、秦桧之妻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四座跪像。岳飞死后五十多年,南宋政府修建了岳王庙,那时的岳飞坟前并无任何跪像。

元朝诗人作品中有提到岳王庙的,除了嗟叹英雄的悲剧命运外,描述的景观不过是坟头的青草和破败荒凉的石兽。直到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时任浙江布政使重修岳飞墓,秦桧及其妻王氏的铁铸跪像出现了。

为何是这两个人?我们得从岳飞的冤案说起。

秦桧及其妻王氏的跪像。来源/好看视频@阿杜游中国

岳飞一案中,罪魁祸首毫无疑问是赵构。由于缺乏可以治罪的证据,秦桧和他的党羽万俟卨完全靠着“莫须有”的几条罪名,强行给岳飞等人定罪,并初步拟定了“岳飞处斩,岳云、张宪流放”的判决。没想到赵构看到这个判决后还不满意,御笔朱批了如下决定:“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不难看出,赵构才是杀岳飞的元凶,他对岳飞的怨毒很深。秦桧、万俟卨认为只需要流放的岳云、张宪二人,就是在赵构的亲笔批示下一并遇害。

赵构是岳飞冤案的始作俑者。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剧照

毫无疑问,赵构是岳飞冤案的始作俑者。但是,让冤杀臣子的君王长跪在臣子墓前赔罪,不但不符合当时的政治伦理,也未免过于惊世骇俗。于是,秉承赵构意旨、哪怕打着“莫须有”旗号也要把冤案办到底的奸相秦桧,就成了第一尊跪像。

作为岳飞冤案的实际经办人,秦桧这座跪像可以说毫无争议。

秦桧之妻王氏出身名门,性格极为强势。秦桧在家极度惧内,连小妾所生的自己唯一亲生子都不敢认养,反而收养了王氏兄长的私生子为嗣。在明代文人笔记中,王氏更被描述成秦桧犹豫不决时帮他下决心的人,不仅绘声绘色地写出他们俩私下的密谋,还衍生出“东窗事发”的成语。

明代笔记可信度不高,但在岳飞冤案中,王氏毫无疑问是深度参与的,起了极为恶劣的作用。她成为第二尊跪像,完全咎由自取,并不是所谓的“被牵连、被冤枉”。

伴随着风吹雨打,几十年后,秦桧夫妇的两尊跪像已经朽烂。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有人出资重铸了秦桧夫妇的跪像。不过,这次除了这两人之外,又加上了阿附秦桧、审判岳飞的御史中丞万俟卨的跪像。

有人认为,万俟卨审判岳飞只是职务行为,不应该给他竖立跪像。这显然不是历史事实。最初负责审判的是御史中丞何铸,他坚持认为岳飞是被冤枉的,哪怕秦桧直接告诉他,审判岳飞是皇帝赵构的意思,何铸也不愿意服从,并对无故杀戮大将明确表示异议。这种情况下,秦桧让最早弹劾岳飞的万俟卨代替何铸来主持审判,何铸则被借故流放。如果说赵构是元凶,秦桧夫妇是实际经办人,那么万俟卨就是岳飞冤狱的直接执行者,难辞其咎。

万俟卨审判岳飞。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截图

三尊跪像就这样跪在岳王庙前,一转眼,八十年过去了。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人们再次修铸跪像,这次又增加了一尊新的跪像,那就是岳飞曾经的上司、同为“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

这一百多年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本可以安然无恙的张俊,偏偏在此时沦为跪像之一?

岳飞与张俊形象的演化,和明朝中后期市井文化的发展直接相关。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急剧增加。为了适应市井文化需要,戏曲、小说层出不穷。尤其是嘉靖、隆庆后,多插图版戏曲小说不但数量多,质量和艺术水平也大幅提高。而这些文艺作品的一大特点是——人物必须性格鲜明,甚至脸谱化。

最初,张俊只是洞察赵构刻薄寡恩的一面,对政治风浪有些见风使舵罢了,但随着市井文化的发展,在各种关于岳飞的文艺作品中,他被逐步增加了“嫉妒岳飞”“配合秦桧陷害岳飞”等戏码。到了万历年间,他竟然已经和秦桧、万俟卨一样,成为大众印象里岳飞案的元凶之一。

因此,这次重立跪像时,张俊也和秦桧夫妇、万俟卨这些岳飞冤狱的直接执行者一起跪在了岳王庙前,这一“跪”就是四百多年。

岳飞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剧照

那么,张俊在岳飞案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历史上曾和岳飞并列“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他的作战水平和功劳又到底在哪个层次?

打赢立国之战的赵构心腹

不同于另一位“中兴四将”的刘光世拥有将门出身,张俊是标准的乡兵出身。入伍15年后,他才成为低级军官,开始了缓慢的升迁。

北宋灭亡前后,他凭借卓越的战场表现脱颖而出:在两次宋军溃败中,他能率领几百士兵在重围之下杀出一条血路,全军而返;尤其是在援助太原之战中,宋军野战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张俊在如此惨败中却能率领所部突破了金军的围追堵截,其表现可谓极度出彩。

此后,他第一时间投奔赵构,成为其重点培养的心腹将领。张俊不但勇略过人,政治嗅觉也极为敏锐,在“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掳走后,张俊第一时间劝赵构称帝,给后者留下极佳印象。随后的时间内,张俊忙于平定各路叛军和流寇,凭借战功迅速升迁。在一部分军人发起的“苗刘兵变”中,张俊是第一个带兵勤王、讨伐叛军的武将,更让赵构极为信赖。

此时,已经部分消化了新征服地区的金军开始再度南下。由于赵构任用的杜充难担大任,宗泽时代经略颇有声色的中原地区迅速沦陷,随后,宋军的长江防线迅速崩溃。此时距离苗刘兵变平定不过半年,江南的宋军面对完颜宗弼统帅的金军很难组织起有效抵抗。金军渡江后得以横冲直撞,相继占领了建康(今南京)和杭州。赵构先是逃到越州(今绍兴),然后继续逃到明州(今宁波)。面对逼近明州的金军先锋,赵构干脆坐船逃亡海上。之前由于刘光世临阵脱逃,赵构在扬州差点被金军抓住,虽然逃出生天,却从此丧失了生育能力。因此,这次临走前,赵构决心让心腹张俊率军留守明州,拖住追击的金军。

张俊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截图

对张俊来说,留守殿后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任务。退无可退的他和杨沂中等同僚带领大约五千人在明州郊外的高桥主动迎战金军。完颜宗弼此次南下,麾下大军号称十万之众,但此时追击到明州的不过是四千先锋精骑,经过长期作战也是强弩之末。这一年的除夕夜,金军战败,“死伤以千计”,被迫撤出战场。到年初二,金军可能得到了部分增援,卷土重来,双方再次展开激战。按照记载,“俊与(明州知州)刘洪道坐城楼上,遣兵掩击,杀伤大当。”金军的进攻再次挫败。

明州之战的规模很小,金军虽两次失败,但伤亡不过一两千人。然而,宋朝的小胜也是半吊子的:几天后,已经逃到温州的赵构下令张俊和刘洪道等人赶紧带兵撤退。不久之后,得到大部队增援的金军占领明州,屠杀当地百姓泄愤。但从战略上看,这是宋军的一次重大胜利:张俊在双方人数相等的情况下,两次挫败金军进攻,终止了金军用少数人马就能横冲直撞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掩护赵构转移的任务,并全身而退。

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赵构困于内忧外患,没能阻止起对金人的有效抵抗,日后还会因为杀害岳飞而留下恶名,但他却是此时唯一有资格领导各路军队反抗金国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明州之战可以说是南宋的立国之战,因此位居南宋官方认定的“中兴十三处战功”之首。按照南宋朝廷定调:“自金兵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崩溃,未尝有敢抗之者。”“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军势稍张矣。”正是张俊在明州的奋战,使得草创的南宋政权组织没有被摧毁,岳飞、吴玠等新生代名将有了在后续战争中崭露头角的机会。

在随后南宋同金军及其附庸伪齐的战争中,张俊所部作为主力相继参加了泗州之战、藕塘之战、亳州之战、柘皋之战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面对整肃的张俊:自保难逃弹劾

南北对立的局势基本稳定后,赵构一直推进着收回军权、重归“以文制武”老路的工作。先是刘光世退居二线,他的军队被拆分;随后镇守四川的吴玠病死,他的军队同样被拆分成三部。淮西之战结束后,赵构准备进一步收回军权。当时,军权最大的是时人称为“三宣抚司”的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位将领。

韩世忠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剧照

同样是起于基层、被赵构当作嫡系一路快速提拔的军人,张俊很清楚赵构刻薄寡恩的本性,而情商并不低的岳飞就有些单纯了。当赵构宣布升张俊与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时,嗅觉灵敏的张俊立刻看透了赵构的意图,率先交出了宣抚司兵权。最终,三位将领被调到中央任职,而他们的军队由其部将统领。在张俊积极主动的配合下,赵构成功实现了自己收并军权的意图。

随后的岳飞冤案是张俊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毫无疑问,张俊在这个冤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初审理岳飞部下王贵、王俊对岳飞的诬告,并将线索移交给大理寺的就是他。正因为如此,《宋史》也指责张俊“矧其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其负戾又如何哉”。

但细查张俊在此期间的作为,法理上真的有很大问题吗?

无论是张俊、韩世忠还是岳飞,此时都属于赵构心中需要整肃的对象,张俊和韩世忠身为枢密使更是首当其冲。张俊通过率先上交兵权积极配合赵构,暂时躲过了整肃,韩世忠则通过辞职告老躲过一劫。当时,岳飞部将王俊向主持军务的王贵诬告说,张宪和岳云在军中密谋兵变,王贵把张宪抓了交给当时担任枢密使的张俊,而张俊审问之后把案子移交给了大理寺。在这件事情中,张俊作为军事长官,面对下级军人的告变,审问之后移交给司法并没有越界之处。如果张俊敢擅自放人,才真是自取死路。后来对岳飞、岳云、张宪监刑的杨沂中,一度和岳飞私交颇佳,但是被赵构任命为监斩官后,也只能硬着头皮做到底。

归根到底,坚持要杀害岳飞,并且把秦桧、万俟卨都只判处流放的岳云、张宪处死的,是刻薄寡恩的赵构。秦桧、万俟卨则具体操办了这些肮脏的活计。这种情况下,当时身为唯一枢密使、也是赵构下一波整肃对象的张俊,面对岳飞部发生的变故,在审问之后把线索移交给大理寺,无论从道德上还是法理上都是无可指摘的。

事实上,张俊移交给大理寺的线索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主持审判的何铸最初根据这些线索得出的结论是岳飞无罪。是秦桧用万俟卨替换了何铸之后,才制造出许多“莫须有”的罪状,强行办成了这个冤案。

秦桧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截图

所以,张俊在岳飞案中的作为,一方面是出于避祸自保,另一方面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嗅觉灵敏的滑头对赵构本质的洞察和逢迎,但其所作所为都没有超出自己枢密使的职权。至于所谓的“妒忌”岳飞而参与制造冤狱之论,恐怕更多是受市井文学影响。通过人员、物资调拨中的统筹,让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四部互相竞争,本来就是赵构的平衡术。哪怕到绍兴十一年、岳飞案发前,张俊仍然是淮西之战的宋军主要统帅。随后,作为枢密使的张俊,地位仍然位在岳飞的枢密副使之上。

虽然如此,张俊还是没有逃过赵构和秦桧的整肃。岳飞死后第二年,秦桧指使台谏官员弹劾张俊,最终,张俊的枢密使职位被罢。赵构给了张俊一个清河郡王的虚衔,让他和韩世忠一样养老去了。

张俊留在史书上的最后形象,是一个极为市侩、酒色财气俱全的俗人。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截图

张俊留在史书上的最后形象,是一个极为市侩、酒色财气俱全的俗人。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厌倦了权力斗争,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自保手段。

随着市井文化的发展,张俊在史书和民间的形象越来越不堪,最终沦为岳王庙前的跪像,属于背黑锅、略显冤枉。但换个角度看,这反映了广大人民对民族英雄的热爱和对岳飞冤狱制造者的痛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