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将韩世忠在黄天荡全军覆没 为何却能名垂后世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在后世,韩世忠的名字往往和“黄天荡之战”联系在一起。此战,韩世忠夫人梁氏在军前擂鼓知名、被市井文学无限演绎,并冠以“梁红玉”之名。夫妇二人互相成就,提高了彼此的知名度。
历史上,黄天荡战役的结局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韩世忠一度让完颜宗弼(金兀朮)所部金军陷入困境,最终的结局却是金军不但脱困,还反过来打得韩世忠惨败,近乎全军覆没。梁氏因此还上书弹劾丈夫。
黄天荡战役。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截图
那么,为何韩世忠全军覆没的败仗反而让他名垂后世?除了黄天荡之战外,韩世忠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
意外受困的完颜宗弼
在“中兴四将”中,韩世忠出身不如刘光世,但比起在北宋末年尚在基层、在赵构提拔下才火箭般上升的张俊、岳飞,其发迹时间要早的多。早在北宋后期对西夏与平定方腊的战事中,韩世忠就是刘光世之父刘延庆麾下的中层将官,并在一系列军事行动中相当活跃,更是带领本部人马直接擒获了方腊本人。
到两宋之交,韩世忠也成为第一批参与拥立宋高宗赵构的将领。在这一阶段,他的表现和其他宋军将领没啥区别:对付变民、叛军、贼寇时还算战绩不错。但过了两年再次遇到渡过黄河南下的金军主力时,韩世忠毫无悬念地被一再击败。在随后一部分军人反对赵构的“苗刘兵变”中,韩世忠冲锋在前,堪称平叛的绝对主力,得到了赵构的信任,也让自己的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韩世忠是第一批参与拥立宋高宗赵构的将领。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截图
宋高宗建炎初年,金军首次渡过长江进攻南宋。由于赵构信任的杜充难堪大任,加上金军渡江前半年宋军内部刚经历了“苗刘兵变”,宋朝的长江防线几乎是一触即溃,江南的两大政治中心建康(今南京)和杭州很快沦陷。在随后的明州(今宁波)之战中,虽然张俊所部宋军赢得两次为之不易的胜利,掩护赵构完成了海上逃亡,但得到增援的金军依旧占领了明州。
以渔猎民族起家的女真人虽然不擅长海战,但大海对他们而言并不是无法通过的自然边界。金军占领了今日的舟山群岛地区后,竟然强征当地渔民的船只,从这里继续南进数百公里,试图继续追击。直到他们发现临时征发的渔船不可能挑战宋军的舰队,金军才放弃了南进。金军将领颇有创意地发明了“搜山检海”这个词语,来形容这次疯狂的追击。
此次入侵,金军完全没有考虑后勤的问题,毕竟江南富庶膏腴之地,一路抢劫,以战养战便是。临走时,金军还不忘大肆破坏,明州、杭州、秀州(今嘉兴)、平江(今苏州)、常州等地都被金人大肆烧杀抢掠。以平江府为例,根据地方志的记载,金军入城并没有遭受多大抵抗,但是他们“劫掠官府民居,子女金帛,廪库积聚,纵火延烧,烟焰见二百里,凡五昼夜”,“士民得脱者十之二三,而迁避不及遭杀者十之六七”。自唐代以来素称“风物雄丽,为东南之冠”的苏州城,旦夕之间,“一城殆空”,几成废墟。
平江图,南宋绍定二年(1229)李寿明刻绘,为宋代平江(今苏州城)城市地图。摄影/刘剑伟,来源/图虫创意
金军的这次入侵给江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但另一方面,在战争中活下来又抢劫到大量战利品之后,士兵们也容易懈怠,只想享受巨额的战争红利。这个时候,哪怕是极为精锐的军队也会变得很虚弱。满载掠夺来的财富和人口准备返回的金军,在完颜宗弼统帅下准备从镇江一带渡江北返,结果到了焦山(今镇江焦山)时,发现之前曾多次败于金军的韩世忠已经带领八千士兵在长江江面严阵以待。
宋军舰队控制了长江,金军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优势,在水上却相当吃亏。完颜宗弼因为之前连续的胜利,并没有把韩世忠部放在眼里,下战书约他决战。到决战那天,完颜宗弼让麾下的契丹人和北方汉人驾驶小船攻击韩世忠的舰队,双方舰队在长江江面大战。虽然此时的宋军在陆上还不是女真铁骑的对手,但韩世忠所部宋军有着压倒性的水军优势,金军在激战之后被打败,战死、淹死了数百人,金军还出现了临阵投降的将领。
黄天荡战役。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图片
此战诞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场面:韩世忠的妻子梁氏亲自擂鼓助威。梁氏是将门出身,因为家人殆误军机导致家门中落,本人也沦落风尘,后成为韩世忠的继室。在苗刘兵变时,梁氏身在宫内,得到太后授意第一时间联系上了韩世忠,为平叛立下了极大功勋。韩氏因此先后得到了“安国夫人”“护国夫人”的册封,在赵构和皇室面前都颇有地位和影响力。
梁氏在军前擂鼓。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片段
脱困靠汉奸,反杀靠援军
完颜宗弼渡江以来第一次感到了麻烦。他向韩世忠提出,归还掳掠的财富和妇女,换取宋军放他们平安渡江,但被韩世忠拒绝了。如果能重创甚至歼灭金军主力的话,那将是这些年来宋朝军界前所未有的大捷,其诱惑力远比归还掳掠的财富人口要大。完颜宗弼又派人给韩世忠送名马示好,也遭到了拒绝。眼见无法渡江,完颜宗弼选择一边沿着长江向上游进军,一边寻找渡江机会。韩世忠的舰队也贴身紧逼,继续在长江江面上游弋,防止金军渡江。
完颜宗弼及其所部金军于是被滞留在了江南。双方就这样一边沿着长江前进、一边小规模接战,从最初的镇江焦山一带来到了位于建康(今南京)东北栖霞山附近的黄天荡。三月中旬,完颜宗弼在镇江被韩世忠击败,双方使节来回,随后完颜宗弼率军沿着长江往上游行进寻找渡江机会,而且是水陆两栖并行。这支军队大约走了一百公里才到达了黄天荡地区。虽然金军无法渡江,但由于其军在陆上占据明显优势,其行动颇为自由,大部分时间并非困于一地。等金军到了黄天荡,才发现这是一个死水港,他们的舰队在这里出不去了。
完颜宗弼,女真名兀术。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截图
完颜宗弼到了黄天荡,发现这是个死水港,自己的舰队被韩世忠的舰队堵住出不去了。此时在江淮流域的金军统帅完颜昌派部将孛堇太一接近扬州,试图接应完颜宗弼,也被其他宋军击退。可黄天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绝地,这里原本有一条老鹳河故道,可以直通秦淮河,只不过处于半废弃状态。完颜宗弼悬赏重金,果然有附近的乡民贪图赏格,出卖了这条道路的情报。
在汉奸的指引下,完颜宗弼疏浚了老鹳河故道,一天一夜就把三十里的水路打通了。完颜宗弼于是顺利脱困,率军到达了江宁。从三月十五双方在镇江首次接战,到此时的四月十三日完颜宗弼到达江宁,总共尚不到一个月。大家印象中“完颜宗弼被困黄天荡四十八天”,更多是宋朝鼓舞士气的宣传。四十八天是从韩世忠和完颜宗弼初次接战,到宗弼部最终渡江的时间,而历史上宗弼在击败并追杀韩世忠之后,又过了一个多星期才渡过长江。
到达江宁后,完颜宗弼成功与孛堇太一、乌林答泰欲这两路来自江北的援军会合,并准备从这里渡江北还。到这时候,随着长江以北的两支生力军成功与宗弼会师,韩世忠已经不可能全歼宗弼部,甚至连战胜的机会都很渺茫了。但是好不容易得到如此战机的韩世忠并不愿意就此放弃,他选择继续游弋在长江拦截金军渡江,并希望能寻找战机打击对方。出于“不甘心”的坚持,许多时候是一个优秀军事家必须有的素质,但也会大大增加失败的概率。
韩世忠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精忠岳飞》截图
金军得到大批生力军支援,而韩世忠舰队已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这种情况下,宋军的失败就难免了。四月二十五日,天气晴朗,需要借助风力的宋军大船变得行动迟缓,金军趁机发起决战。按照《金史》记载:“宗弼选善射者,乘轻舟,以火箭射世忠舟……皆自焚,烟焰满江,世忠不能军,追北七十里,舟军歼焉,世忠仅能自免。”金军利用小火船和火箭对此时行动迟缓的韩世忠舰队发起进攻,结果宋军舰队纷纷起火燃烧,韩世忠部溃不成军。到最后,金军追杀七十里,韩世忠军几乎全军覆没,韩世忠仅以身免。
《宋史》 的韩世忠传记同样描述了宋军的惨败:“次日风止,我军帆弱不能运,金人以小舟纵火,矢下如雨。孙世询、严允皆战死,敌得绝江遁去。世忠收余军还镇江。”不但验证了《金史》的说法,还记下了宋军阵亡将官名单。不过韩世忠军虽然全部溃败,有一部分士兵逃出生天。韩世忠在战后能收集败兵退守镇江,说明并不是金人吹嘘的那样被打成了光杆司令。《宋史》的本纪部分对这一战记述更为简明:“金人乘风纵火,世忠败绩。”
黄天荡之后的抗金名将
战后,按照《杨国夫人传》记载:韩世忠夫人梁氏“上书弹劾忠武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被打的灰头土脸的朝廷此时倒是深知人才难得,加上梁氏是苗刘之变时立过大功的,赵构和皇室都会照顾她情面。因此,南宋朝廷对之前在明州力挫金军前锋的张俊和先胜后败的韩世忠都予以嘉奖。虽然遭受了惨败,但是韩世忠是标准的虽败犹荣。他把完颜宗弼困在长江以南一个多月,让金人从此明白,长江天堑对他们来说极为危险。不久之后,张荣的民团在泰州附近的缩头湖弥补了韩世忠的遗憾,利用水网地形给了金军一次歼灭性打击,并在战后投奔了刘光世麾下。金军此后基本放弃了对淮河以南的经营,双方的控制区逐渐稳固下来。
长江天堑。摄影/秋影随风,来源/图虫创意
有趣的是,如果说这一年被打得很惨的南宋把这次失败当成胜利宣传是情有可原,完成了逆风反杀的完颜宗弼对此战的态度就颇值得玩味了。参考金朝史料对同时代其他胜仗的写法,此战完全可以写成不习水战的宗弼初遇水军优势的韩世忠不利,随后英明神武地发现对方弱点,绝地翻盘,大破对手。然而金朝对此战的描述颇为克制,完全没有同时代其他战役里金军把自己吹成超人的那种离谱感觉。为何?
无它,完颜宗弼虽然依靠汉奸指路脱离黄天荡的险境,但是真正帮助他完成反杀的,是完颜宗翰的嫡系乌林答泰欲和完颜昌的嫡系孛堇太一。在接下来十年内,完颜宗翰和完颜昌都将成为金朝日益严酷的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其中的完颜昌,更是完颜宗弼最直接的政治对手,并最终死在了宗弼手中。自己一度被困,勉强逃离险境,最后靠着后来被自己打倒的政敌派来的援军实现了反败为胜,这一切对于完颜宗弼来说并没什么光彩的,反而颇为尴尬。
对韩世忠而言,黄天荡虽然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先胜后败,却是他外战事业的转折点。在黄天荡之战后,韩世忠取得了对金军和其附庸伪齐军的一系列胜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绍兴四年(1134年)金军联合伪齐军南下侵宋,是南宋建国以来金人规模最大的一次南侵。在这次战事中,韩世忠先通过伏击战挫败了金军的先锋,又成功阻遏了金齐联军的进军,使得后者不久后被迫撤退,在史书上被称为“大仪镇大捷”,成为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
随后,韩世忠又在对抗金和伪齐的前线屡立战功,成为南宋第一个领三镇节度的将领。刘光世被罢黜后,韩世忠已经成为南宋军界地位最高者。在随后赵构收归军权的一系列行动中,韩世忠选择告老还乡,并得到了善终。他死后同夫人梁氏等一起合葬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
韩世忠与梁氏合葬于灵岩山麓。图为苏州灵岩山秋色。摄影/PastryChef,来源/图虫创意
有趣的是,包括大仪镇之战在内,韩世忠对金军和伪齐军的诸多辉煌胜利,知名度都远远比不上惨败告终的黄天荡之战。这大概就是“戏剧性”对于历史的影响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