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首批女飞行员:开创了新中国女性通向蓝天的道路
今天是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这是为所有女性
可以获得平等自由的权利
而设立的节日
今天
我们想与您分享
关于“她”的故事
1952年3月8日
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
驾驶6架里-2型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
接受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首长
以及首都人民的检阅
这是新中国妇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取得的新的光辉胜利
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
她们用实际行动
为中国妇女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01
“新中国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女航空员”
1949年11月的一天,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特地找到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刘亚楼,向他提出了埋藏在自己心中很久的一个想法:新中国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女航空员。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第一个女拖拉机手、第一个女司机、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等,女性逐渐在各个领域有了一席之地。邓颖超认为,是时候该有我们自己的女航空员了。
这一建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他立即向毛泽东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十分赞同,当即做出“要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 的重要指示,还强调“一定要培养成人民飞行员,不要培养成演员”。
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讨论决定,指示空军立即着手选调、培养共和国首批女航空员。经过几个月的层层筛选,首批55名女航空学员脱颖而出。
1951年1月初,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切接见了从华东军政大学挑选出来的女航空员,并对她们提出要求:在五年之内不能谈恋爱,有男朋友的也要断掉,如果下不了这样的决心,那就不要去航校。
那时,姑娘们心里装的全是飞行梦。对于这一特殊的命令,她们都欣然接受,不带半点犹豫。
伍竹迪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毫无犹豫,大家都愿意为此献身,而且保证完成任务。
苗晓红
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
一听说要去当航空员,那还了得。中国妇女受了几千年的压迫,要上天了,(报名)太踊跃了,那是争先恐后。
秦桂芳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不要说五年内,要我们一辈子不谈个人问题都可以,只要能飞行就行。
02
学习与训练
牡丹江空军第七航校根据她们的身体素质、文化水平以及机组配套需要,制订了详细的培养计划。这55名女航空员中,有飞行员14名,空中领航员6名,空中通信员5名,空中机械员30名。
当时航校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就连用于学习的教练机都是东拼西凑的组装机。但她们没有退缩,被选拔为飞行学员的姑娘们更是投入到紧锣密鼓的理论学习之中。
1951年4月12日,14名穿着毛皮飞行服的姑娘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停机坪。这天是她们正式开飞的日子。
“飞行是非常严肃的事,马虎的不行,随便的不行,骄傲的不行,不守纪律的不行。”教官的严谨态度让14名女飞行员铭记终生,也让刚刚摸上飞机的她们收起了自己躁动的心,踏踏实实训练飞行技巧。
03
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的起飞典礼
1951年12月,女飞行员们从东北牡丹江航校飞往四川某训练基地。不久,一个惊人的消息从相隔1800公里外的北京传来。
伍竹迪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突然之间告诉我们说,今年的3月8号北京要组织一个为你们庆祝的起飞典礼。我们那个激动啊,心情非常难以形容。
经过33个飞行日的艰苦训练,14名女飞行员完成了起落航线、单机跟进编队、转场等课目。
195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天,北京西郊机场红旗招展,歌声飞扬。清晨,首都各界妇女代表7000多人从四面八方涌进西郊机场,参加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的起飞典礼。
11时45分,3颗开飞绿色信号弹飞上天空,胸佩大红花的女航空员们按计划登上飞机。班长周映芝驾驶第一架飞机离开停机坪向跑道缓缓滑去,其他5架飞机也依次向起飞线滑行,等待起飞命令。
下午1时10分,女飞行员们驾驶着6架墨绿色里-2型运输机,以整齐的单机跟进队形准时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中央首长和首都群众的检阅。
此刻的机场沸腾了,人们仰望空中的铁鹰欢呼跳跃,忘情地挥舞着手臂,为新中国拥有女飞行员感到骄傲与自豪。
参加完典礼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带领她们乘车前往中南海,接受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毛主席通过与女飞行员们交谈,了解了她们的能力及成绩,他非常高兴。
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第一批女飞行员飞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执行起任务来丝毫不逊于男飞行员。她们为人民空军赢得了荣誉,也为新中国妇女争了光。其中,秦桂芳即便是怀孕七个月还在天上飞行,伍竹迪、施丽霞、王坚在怀孕五六个月时仍坚持飞行。
第一批女飞行员开创了通向蓝天的道路,后续几批女飞行员也相继完成培训,成为空军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七十多年来
中国共培养出
13批近700名女飞行人员
她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
第一位被授予“功勋飞行员”的女飞行员刘晓连
第一位女试飞员张玉梅
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
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
……
她们穿云破雾
从雪域高原到海岛山川
出色完成了军事演习、科研试飞、
飞播造林、人工消雨、人工降雪、
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
她们无悔地奉献着青春
谱写出一个又一个新篇章!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苗晓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