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朝鲜洲际导弹有抹平美国的能力?勉强打夏威夷

观察者网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过去的一周里,朝鲜半岛的局势在互相炫耀武力中步步升级,在几轮试射导弹-军事演习的对抗之后,朝鲜终于拿出了本国武器库中的“最终兵器”——核弹原型和火星-13战略弹道导弹。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国家领袖与核武器的合影都是极为罕见的,朝鲜的核武器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从这几张照片里,多少能看出些端倪。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第一艘11356P/M型导弹护卫舰正式服役,作为一艘看起来很普通的护卫舰,它的入役对于俄罗斯海军而言,却意味着一个重要而注定短暂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金将军的核弹和导弹
本周三,朝鲜机关党报《劳动新闻》公布了一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照片,内容是会见核武器研究部门科技工作者,并参观核武器样品及火星-13战略弹道导弹。这算是外界第一次目击朝鲜核武器的具体造型,也是火星-13战略弹道导弹第一次在阅兵之外的场合向外界公开。

金正恩参观核工厂
说起来,国家元首与核弹合影本来就是罕见的事情,和还没有装配成型的核弹核心合影则更加少有——笔者至今还没有见到过类似的外国政要照片。大抵是因为冷战期间核武器属于高密级武器不能随意泄露,冷战后各大国则普遍都在缩减核武库,而氢弹设计依旧需要保密,因此核武器一直没有出镜的机会。
朝鲜的核武器从未进行过全当量核爆试验,火星-13导弹也从未进行过试射,但二者作为朝鲜战略核武器力量的组合,直到此次亮相才完全得以确认。按照朝鲜官方的宣传口径,这种小型化核弹与火星-13弹道导弹分别被称为“朝鲜式混合装药结构设计和制作的小型化核弹头”与“标准化、规格化的弹道火箭”。
从朝鲜官方的描述与公布的照片来看,所谓的“朝鲜式混合装药结构设计和制作的小型化核弹头”应该是一枚小型化的内爆式原子弹的核心部件。从尺寸上看,该弹直径60-70厘米,与各国早期核弹都差不多,我国上世纪60年代为东风2弹道导弹研制的2万吨当量核弹头直径更大,但内部核心构件与其差不多,某种程度上,朝鲜的核弹头还可能与之存在着相似。至于这颗核弹头的威力,应该大致与二战时美军投掷在长崎的原子弹“胖子”相当。

阿卜杜勒·卡迪尔·汗,朝鲜核弹技术的来源之一
按照朝鲜曾经获得来自巴基斯坦的核弹图纸这一点来看,朝鲜的核武器在结构与威力上很可能与东风-2的弹头接近,当然考虑到现代电子机电技术比50年前的巨大进步,朝鲜核弹头上的控制设备无论在体积还是重量上都要小于东风-2弹头公开资料中1290千克的水平。
不过考虑到朝鲜已经不止一次在核试验中加入了热核材料,这个展出的核弹头里可能拥有热核材料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不过加强型原子弹的结构同样只是在原理上为外人所知,具体结构如何,仅凭这几张没有完整装配的核弹头照片难以做出准确判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朝鲜的核弹极有可能实现了实用化,可以搭载在弹道导弹上执行作战任务,不过距离国际标准的小型化似乎还有相当的距离。
当然,有枪无弹只能使朝鲜的核武器成为笑话,而与朝鲜相对小型化的核弹头相搭配的,便是火星-13这种“标准化、规格化的弹道火箭”。朝鲜在2012年为庆祝金日成诞辰100周年举行阅兵式时首次公开火星-13弹道导弹,随后在2015年为庆祝朝鲜劳动党建党70周年的阅兵时,朝鲜展出了火星-13改进型弹道导弹。时至今日,依然有包括不少韩国媒体在内的外媒仍然坚持火星-13只是朝鲜用来进行所谓“战略欺骗”的大号模型,既不能发射也不能运载核武器。这完全不能解释为什么朝鲜要认真改进一个模型的外形,因此主流的观点觉得尽管火星-13没有进行过试射,但应该是一种有正式开发内容的工程项目。

朝鲜阅兵上的火星-13,西方称之为KN-08
不过对于火星-13导弹的具体结构,由于朝鲜在公开外形同时对其高度保密,军事分析人员甚至连该弹使用两级还是三级结构都还争论不休。在2015年火星-13改进型弹道导弹展出后,外界一度产生了火星-13“三级变两级”的判断,认为这是朝鲜在核弹小型化不彻底和导弹运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射程维持其核打击能力的设计手段。根据当时的判断,火星-13的射程在改进后大约能够覆盖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等地,勉强具备对美国本土进行核打击的能力。
这次展出的火星-13照片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判断,一方面,外界近距离观察到了原型火星-13导弹上的更多细节,导弹的三级结构也更加清晰,朝鲜还在照片中公布了一副虽然高度模糊却能看出大概的火星-13原型导弹弹头照片,这个照片里的两个球体的组合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往大了说,这可能是朝鲜式氢弹的主体结构(不少氢弹的所谓原理图中的结构就是这样),正常看来,这应该还是朝鲜原子弹的基本内容物。

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会见核武器研究部门科技工作者,并指导核武器兵器化工作。
火星-13的这一结构设计很像上世纪1978年开始论证预研、后来又很快下马的东风22液体机动发射战略导弹,不过当时中国就提出东风22需要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而朝鲜现有的火箭发动机主要基于苏联R-27潜射弹道导弹和更古老的飞毛腿导弹,而且对R-27导弹上的发动机还没有彻底掌握吃透,以这样的技术想要来模仿一发东风22,最好的可能也就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了。加上朝鲜薄弱的弹头再入技术积累,这种导弹的射程可能只能达到6000公里左右。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外界可能还是低估了朝鲜的火箭技术,朝鲜可能已经从俄罗斯获得了更先进的R-29导弹的相关技术,并通过进一步改进,使其射程超过8000公里。2015年展示的改进型火星-13导弹似乎变成了两级结构,弹体长度也缩短了大约2米。不过新导弹的一二级并未沿用原型火星-13的一二级,而是都有不同程度的加长。

金正恩参观核工厂,今年1月以来,朝鲜动作连连,导致半岛紧张局势骤然加剧。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日前表示,要随时准备好发射已部署的核弹头。
如果朝鲜真如外界所估计的一样使用了R-29导弹采用的高压补燃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发动机技术,以及相应的轻质高强度推进剂油箱,那么即使这种两级导弹设计也可以满足打击美国本土的要求。至于钝头整流罩则应该是朝鲜缺乏先进的防热材料,因此不得不使用减速快、防热要求低的钝锥形弹头保障导弹再入时能正常使用。至于两种导弹同时出现在平壤西南郊的台城机械厂,则可能是两种导弹正在并行研制,也可能只是将已经放弃的原型弹拿来助兴。
虽然这次朝鲜的弹道导弹透露出不小的变化,显示出在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上的特别思路,但对于外界而言,由于朝鲜至今没有进行过火星-13导弹的发射试验,这种远程弹道导弹与核武器的组合究竟能否起到朝鲜设想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作者署名:施洋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据朝中社2月21日提供的照片显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日前指导朝鲜人民军大联合部队实战训练。金正恩听取作战计划后指导了训练。金正恩对训练结果表示满意。他还就综合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构筑牢固防御、完善战斗准备等作出具体指示。另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日前指导朝鲜人民军大联合部队实战训练。实战训练目是为进一步完成保卫首都平壤的作战准备,确认攻击和防御作战能力。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