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深度:中国为何全力研这种小雷达 外商愁市场被抢了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现代技术进步,让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技术解决面临的问题。以前利用夜晚或者坏天气掩护,一直被认为是非常有限的办法,特别是对于弱势的一方,这往往最有利的作战时机。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谋求技术解决方案,于是战场侦察雷达出现了!它就是利用雷达技术,实施侦察,克服光学侦察的天生弱点。

这就是一种小型雷达,一般采用3厘米或更短的波长,以提高精度和减少体积、重量,作用距离也相当有限,最多也不过20到40公里,通常只有几公里。主要用于警戒、侦察敌方人员、车辆和坦克等目标,测定其方位、距离和活动路线,提供敌军地面活动的情报。由于地面环境复杂,地物杂波很强,不得不采用过滤的方式,主要对活动目标信号有效,所以也叫活动目标侦察雷达,对固定目标效果很差。

美军在越战时期就开始试用这一技术,可惜实现效果并不理想,直到80年代左右,才出现一些相对可靠一点的型号,如今它在技术上已取得相当大的进步。比如:俄罗斯把战场侦察雷达与机枪等武器组合到一起,以用于夜间的远距离射击。

这一技术应用相当广泛,作用也非常大,不仅有限弥补了光学侦察器材受不良天气影响的问题,也为战术应用了许多新选择,也因此中国无论如何也要掌握这一技术,一直积极竭尽全力研究这种小型雷达技术。

原本西方想阻止我们获得相关技术,可惜却发挥了反作用,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开发了多种战场侦察雷达。比如:车载式的BAL-607雷达,1992年时设计定型,采用准相参多普勒脉冲体制,能精确探测、识别和定位地面运动目标和低空飞行目标,探测距离:人员15公里、轻型车辆26公里、重型车辆40公里和直升机35公里。便携式的JY-17雷达,可分四个部分携带,总重不到30公斤,1个即可操作,探测距离:人员2公里,车辆5公里。这是专为步兵分队准备的。这差不多都是十年以前的资料,早已拥有更好的型号,毕竟电子进步太快,既便外型不变,性能也会有不少的提升。

现在我们的研究重点,转向直升机机载领域,毕竟战场侦察雷达的特点是尺寸小,重量轻,正好适合发展为直升机机载雷达。大体作用二,一是,它可以从空中监视战场,这也引发战场监视直升机的出现;一是,它为直升机增加一个探测目标的技术手段,当然了,其功能也必须更强,仅仅发现目标不够,还有制导等能力,所以它就变成火控雷达。

我们在直升机机载雷达上已取得突破,直19已安装上了机载毫米波雷达,采用有源相控阵体制,仅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至少处于世界三甲之列。这样的技术进步,让外商犯愁了:中国人又要抢市场了。这一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制造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新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风清扬 11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河北石家庄
回复TA
鳳羽南朱雀 9
单兵雷达其实就类似生命探测器,巷战中很有用,隔墙能知道屋里有没用人
上海
回复TA
时速160km 9
中国加油,把所有的所谓高技术产品都做成白菜价。把差距控制在5年之内,就算发达国家占领市场先机可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收回投入.........
美国加利福尼亚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80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