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菲欲大量购买美军A10战机 战场不在南海而是这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4月19日,从韩国乌山空军基地起飞的美国第51战术战斗机联队5架A-10C“雷电Ⅱ”攻击机、3架HH-60G“铺路鹰”救援直升机以及1架运送特种部队的C-130运输机抵达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将在菲律宾执行空中和海上侦察、海难人员救援、打击海盗等任务,并保证所有国家有权按照国际法获得西菲律宾海的空中和海上飞(航)行自由。随后,菲律宾官方也对A-10C攻击机表现出异常热情,欲购买该机。这种反坦克作战飞机真的会被菲律宾空军用在南中国海的主权斗争中吗?笔者认为这种扬长避答的做法可能性并不大,或许有另外的一种使用可能。那就是国内反游击作战。
这要从A-10攻击机的定位说起。众所周知,A-10“雷电Ⅱ”攻击机是美国费尔柴尔德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生产的一种单座双引擎对地攻击机,主要负责对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支援,包括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重要地面目标等。其官方名称来自于二战时执行近距离支援任务表现出色的P-47“雷电”战斗机。但相对于“雷电Ⅱ”这个名称,美军更喜欢根据飞机的外形昵称其为“疣猪”。
对于A-10攻击机这种著名的战机,已经不需要多费笔墨再介绍性能数据了,什么装甲浴缸、比甲壳虫 汽车还大的GAU-8型7管30毫米机炮等等,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这里单单看一下海湾战争中的战绩单。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疣猪”的第一次实战,美国空军共投入了144架A-10攻击机,这些皮糙肉厚的“疣猪”完成了将近8100架次任务,一共摧毁了伊拉克超过900辆坦克、2000辆其他战斗车辆以及1200个火力点,使其成为战争中效率最高的战机。同时,A-10还执行了对伊拉克雷达设施的攻击任务,并在猎杀高机动性的“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发射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A-10攻击机滞空时间较长,可以长时间在战区盘旋巡逻,在隐蔽的“飞毛腿”导弹发射车去除伪装准备发射时,能够及时发现目标并对其发动攻击。此外,A-10攻击机还使用威力巨大的30毫米7管GAU-8机炮击落了两架飞行中的伊拉克直升机。
整个战争期间,仅仅只有4架A-10攻击机被击落,且皆是低于安全高度飞行而遭击落,另有3架重伤后仍能飞回基地但不能修复而弃置,还有少数战机在降落时损毁。总的来说,海湾战争中A-10攻击机的任务完成率高达95.7%,美军90%以上的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都是由A-10攻击机发射的。正是由于此战成名,原本不怎么喜欢A-10攻击机的美国空军也打消了以F-16战斗机取代A-10攻击机的念头。
A-10攻击机最初是作为美苏大战时一种低成本的消耗性作战飞机研制的,在苏联红军强大的野战防空体系下要执行坦克猎杀任务,最主要的是拥有强大的攻击力和厚重的装甲保护。应该说,A-10的初始设计更像是为苏联前线航空兵量身定做的一种强击机,而对于一直以战略空军为主的美国空军来说,并不想在这一机种上消耗更多的资源,因此对于其他航电设备等是能简则简。到1980年,A-10攻击机才拥有了惯性导航系统,而GPS导航系统更是在1999年才装上。
1990年,A-10攻击机加装了低空安全与目标增强系统(LASTE),测高雷达会检测离地高度并将高度显示在HUD上,若低于安全高度电脑会以语音发出警告,电脑还可以根据航向风速、飞行攻角、飞行高度、炸弹弹道特性计算着弹点并显示在HUD上,让投弹命中率大为提高。此外该系统还具有精确飞行姿势控制(PAC)功能,飞控系统会自动修正因风或威力巨大的30毫米机炮射击时产生的航向偏航,飞行员此后发射机炮时不再需要手动修正偏航,大大提高了机炮命中率。
2005年,A-10攻击机群得到性能全面提升,改进主要包括了火控系统、电子战系统和增加了投放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改进后的A-10被命名为A-10C。总共有356架A-10被提升至A-10C标准,至2013年全部完成,花费总计2.25亿美元。
A-10C改进了飞控系统,拥有“玻璃化座舱”,包括两个5.5吋彩色显示器,能显示移动战术地图。该机还安装了新的战术数据链,增加了使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和风偏修正弹药撒布器(WCMD)等精确制导弹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攻击机作战能力。
此外,该机增加了使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蓝盾”吊舱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狙击手”吊舱的能力,并加装空地数据链,可以将机上感测器得到的影象即时传送给地面部队。
此外,A-10C还进行了火控系统(FCS)、电子对抗系统(ECM)及灵巧炸弹投掷系统的套件升级。2010年,美国空军又向雷神公司签发合约,为A-10C攻击机飞行员添置整合式头盔目标指示系统。
除了电子系统外,A-10C还在机体寿命上做文章。2007年,波音公司得到一份为A-10C攻击机生产新机翼的合约,总共生产了242对A-10C攻击机的新机翼。2011年11月,头2架安装了新机翼的A-10C攻击机首飞成功,新机翼将A-10C攻击机的寿命年限延长至2040年。美国空军的A-10C攻击机预计将服役至2028年或更久。
此次部署克拉克机场的正是这种完全升级版的A-10C攻击机,所以一些媒体所谓的上世纪70年代老飞机的观点并不客观。当然,对于拥有完全防空体系的海上舰队或岛礁防御体系来说,一两架A-10C并不足为虑,美国在菲律宾部署该机更多的是展示一种姿态。而菲律宾空军对A-10C却异常欣喜,希望获得这种战机。
与人们最初想象的应用到南海主权斗争中不同,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菲律宾国内丛林中还拥有这样那样多个反政府武装存在,A-10C既然不可能在中国大舰队面前讨到便宜,那么投入到国内反游击作战倒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这项工作过去是由螺旋桨的OV-10来干的,A-10C的加入能够凭借先进观瞄系统发现丛林中的生动目标,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力也不是OV-10能够比拟的。或许这个才是菲律宾对A-10C的正确用法。(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