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为何中国用心良苦造运20?因运9存一致命缺陷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安-178从正面看,机鼻造型和下垂角度以及T型垂尾像极了小一号的运20
安-178运输机是安东诺夫设计局于2015年5月成功首飞的新型喷气式中型运输机,它是在安-148客机的基础上开发而来,意在装备乌克兰空军之外,替代一些国际上装备类似安-12、安-26以及安-32等老旧运输机的国家。整机最大起飞重量为52.4t,最大载荷18t,但是可以减少载荷换得最大4000km的航程,设计要求该机能够轻松运输99名士兵或者70名伞兵、三辆悍马级轻战斗车辆或者两辆卡车、货运的话可以运载2个标准1C集装箱。

日前安东诺夫设计局声称中国的一家民用公司已经希望购进两架安-178,之前也曾经传言过有向中国军方兜售的欲望却并没有收到相关的回应。可能是考虑到与安178同级别的我军现役的运9中型运输机完全可以胜任的缘故所以没有采购意向。运9的的货舱容积155立方,甚至还大于安178的132立方,从数据上看还比对方的先进,但其实运9却存在尺寸设计上的问题而带来的运输局限的隐忧。

运9是在运-8的基础上改进的产品,运9的编号最早在2005年的航展上出现,在2014年已经作为现役装备出现在珠海航展上。运9和运8的区别其实用肉眼就可以看出。1.从运8的4叶螺旋桨换成了6叶螺旋桨,同时更换了动力系统。2.运8的平直尾仓跳板被换成了带有圆弧的过渡,整个机舱改成气密舱并且运9尾锥部分安装了一台辅助发动机。3.运9的左右平尾的翼端增加了两个小垂直面。一系列的改进使得运9的性能大幅提高,将最大载重提升至25t,远超过之前运8的不到20t。


那么问题就来了,从数据上看我军的运9明显还占优势呀。其实大家忽略了货舱尺寸限制带来与现役轮式车辆难以匹配的问题,美军“斯特赖克”就因为迁就C-130的性能而限制了外形与全重,最终造成与欧洲轮式战车明显的性能差。运-9型运输机因货舱高度的不足无法运输目前我军通用的ZBL-09型式步战车,而安-178却可轻松装载运输,不仅如此甚至连现役的WZ551型6轮装甲车也不能顺利进出运9货仓,设计不佳的货舱尺寸导致目前主力的运输机只能以散货为主,运载能力不差的运9本来应该成为我军中型运输机的骨干,却只能运一些散货,难怪解放军要对中航拍桌子,运9的大改势在必行。这也就是为何我军用心良苦的要全力投入到运20的研制和试飞中,别看空军运输机不少,堪用的还真不多,如果没有运20,这个的战略空运能力甚至还不如韩国。

(作者署名:军事天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