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研实力的见证 中国一技术发展进度远超美国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美国人一直在试图提高各种航空器的速度,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最近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表示,即将在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基于此技术,可以低成本制造出六倍音速战机。为美军提供低成本制造出六倍音速的战机。

既然超燃冲压发动机为新兴技术,那么我们怎么可能视而不见那?我们不仅在研究,而且水平不低。2015年10月时,第三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获奖名单与事迹介绍中,关于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究情况。首次公开证实了我超燃冲压发动机研制成功和高超声速飞行器完成自主飞行试验的消息。 这样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自主飞行的国家。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一款前所未闻的中国高速飞机已成功首飞。再根据相关报道,可以得出这款神秘飞机是一款具有实用化的、最大飞行速度超过5倍音速的无人机。也就是说,美国还在研制可实用的型号,我们已抢先让实用型号的技术验证阶段,这足以证明,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保持着不低的技术水平,只不过我们不对外公开。
这样的成就其实回答了一个许多人在问的问题,中国科研攻关能力有多强?现在的回答就是:非常强!这主要得益于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也许在传统技术领域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但是中国对新技术非常重视,几乎涉足了所有的新技术研发领域。

人类为提升飞行器的速度进行过大量的努力,最终即发现问题的关健是发动机,现在的喷气发动机再怎么提高,超过3倍音速之后,即难以再提高,技术上的先天问题出来,也因此人们一直试图研发新原理的航空发动机,其中之一,超燃冲压发动机。即指燃料在超声速气流中进行燃烧的冲压发动机。在采用碳氢燃料时,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飞行M数在8以下,当使用液氢燃料时,其飞行M数可达到6~25。
如果想了解,我们的技术水平,那么可以从不久前,公开报道的JF12高超声速激波风洞这个报道来分折。风洞本身就是航空器研发必备的设备,地位极为重要,那么高超声速激波风洞对于研制髙超声速飞行器或武器系统的意义不言自名。据介绍,该项目于2008年1月启动,为中国8个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之一。JF12激波风洞从概念、设计、加工、安装、调试、性能试验到现场测试,历时4年研制而成,也就是说,它在完成数年之后,才对外公开。它的喷管直径可达1.5米,实验舱直径3.5米,应用了爆轰驱动技术。JF12风洞里的风速最高可达9马赫,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左右,其整体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的高超音速度试验中获得的速度在大气层内,尚没有达到6马赫以上,我们却拥有研究9马赫的条件,这差距可就相当明显了。

这样一个风洞为关键技术突破和高温气体动力学基础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试验手段,直接决定着我们在该技术领域的水平。当然了,目前高超声速技术尚处于最初的试验阶段,要想发展为真正意义的飞行器,并开发为武器系统来使用,还有相当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美国人预计其产品要到2030年才能完成,且非军用型号,只是一个试验机。它的技术难点在于,超音速气流的燃烧。普通喷气发动机气流以亚音速在燃烧室里燃烧,膨胀做功,而超音速燃烧条件下容易出现在燃烧室以外,这样便难以做功,所以控制燃烧在燃烧室以内是该发动机技术的关键。

虽然为实现更高的速度,并非只有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才行,未来发展前景也不明确,但是它做为一个新兴技术之一,既不允许我们有所放松,如果最终它被证明不实用,我们只能浪费了一点时间与金钱,如果证明它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今天放松的后果,就不是损失一点金钱的问题,而是落后于人的问题。(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