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深度:中国一军事设施有力推动解放军新锐武器发展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1980年5月1 8日,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了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西方引起一片震惊。某些军事和航空航天专家们惊诧之余迅速作出判断:中国“已经建成高水平的飞行器空气动力试验机构”。这的确是一个准确的判断,也是一个令西方某些大国意想不到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风洞专家告诉我们,世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发展空气动力试验研究机构。德国早在1907年就成立了哥廷根空气动力试验院,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喷气式飞机、弹道导弹。美国于1915年就成立了国家空气动力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技术上也是以世界上最先进和庞大的风洞群为保障的,可以说风洞让美国牢牢占据了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霸主”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从零开始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当发达国家有了强大的空军和不断升天的飞机、导弹、卫星时,中国还在为买来的飞机苦苦思索:它到底能飞多高?作战半径有多大?爬行极限是多少?买来的飞机性能只有靠试飞员冒着生命危险去摸索;设计的运载火箭只能作实际试验;自己研制的飞机只能花大把外汇,拿到别人的风洞里去作试验,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往往试验人家给作,但风洞不能进;数据出来,对不对,能不能用,自己看着办。可以说,没有自己的风洞,已成为当年制约我国航空航天业以及其他国防工业发展的瓶颈。

央视7月10日公开报道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这里被称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我国几乎所有的飞机、导弹、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都在这里进行过空气动力试验研究。

中国这个中心现在有每秒14万亿次运算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及各类飞行器彷真计算的应用软件体系。目前,这里已经开展了50万左右风洞试验,解决了中国新型战机、大型运输机、航空母舰等重点型号研制中的大量难题,解决了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逃逸飞行器等关键技术,以及其他航空航天飞行器和武器装备的气动问题。

而西方对中国风洞也是极为赞叹和羡慕,不断派出观察团打探风洞的详情。在学术界流传着“有什么样的风洞,才能有什么样的飞机、飞船、火箭、导弹”的说法;可以说风洞是中国的国之重器,解放军现在各种新锐武器装备层出不穷,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风洞检测除了应用于航空、航天器之外,在国民经济其他领域里也同样大显身手。例如用于各种材料的抗压抗热试验,汽车、高速列车、船只的空气阻力、耐热与抗压试验等等;可以说风洞的规模和完善往往反映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作者署名:鼎盛军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3315027947 0
功不可没
四川绵阳
回复TA
牙套姐的牙套快点取 0
所以做真空轨道交通不如风洞轨道交通
湖北武汉
回复TA
5769121981 0
朝鲜好好发展经济吧,别研究什么核武器,美国真要打你也不怕你抱负韩国啊,人家美国远在万里,根本不怕抱负,美国害怕的是俄罗斯和中国,所以你还是很安全的。
浙江杭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