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美少将把中国海军比作日本舰队欲再现胜利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在7月28日刊发的一篇关于介绍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的新出炉报告《一个新中国梦:伟大的海权》一文中提及,中国在未来5年内将会拥有270艘各型军舰和潜艇,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海军力量。撰写该文的是美国海军的退役少将迈克尔·麦克德,主要论证的就是中国近海防御战略正在积极变成区域控制战略,但是他在文章的结尾举了一个似乎不太恰当的例子,把中国比作了旧日本的联合舰队。他是这么写的:
几年前,在我为海军战争学院论坛所写的论文中,我断言中国海军不会重蹈日本帝国海军的覆辙,去建造一支大舰队(和美国海军)在菲律宾海上进行宿命的对决(指莱特湾大海战)。但今日我已经不敢如此断言,因为在东亚出现一支如同1941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那样强大的海军力量的图景看来已不再是不可想象。回忆一下日本海军在珍珠港事变前的正规实力:10艘战列舰;12艘航母;18艘重巡;20艘轻巡;126艘驱逐舰以及68艘潜艇。中国海军在未来十年或20年后会变得如此强大吗?

我们抛开美国人的这个显得有点荒诞的结论不说,其实这背后倒是折射出一个事实,就美国海军部分军官对自己现有超级军事实力的不自信。这个不自信不是来源于舰队规模,毕竟10艘10万吨级航空母舰,百万吨级战斗舰队的规模目前无人能及;美国人担心的是中国庞大的造舰能力。仅说7000吨级别052型导弹驱逐舰中国就有3家造船厂能够制造,而且每个造船厂不只是同时生产一艘,而是同时生产2到3艘,这样大约到了2020年左右,中国就会拥有18艘052C/D型导弹驱逐舰。这还仅仅是一型舰,中国目前还在筹备第二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按照从设计到下水6年工期计算,中国到了2025年拥有4艘航空母舰也不是问题,毕竟也是2个造船厂同时制造。这样来看,如果美国继续保持现有的舰队规模,虽然中国不可能在总数量和质量上媲美美国,但是在太平洋西部地区将会形成绝对优势。同时中国还能组成跟美国单只航母战斗群势均力敌的舰队进行远航,这也将会是未来5年内的事情,这样会让美国人感到坐卧不宁。其实就像当年美国的“大白舰队”进行环球航行时,英国的看法一样,当一个新生力量能危及自身时候自然要想方设法的遏制。

不过就因为这样,美国把中国定位为“旧日本联合舰队”一样的角色并打上“瞄准,准备击沉”的标签,显然又犯了老毛病。我们都知道,美国通过珊瑚海一役彻底扭转了不利态势,更在中途岛一役中彻底干掉了日本联合舰队核心,最终在莱特湾大海战中确立了美国海军的海上第一地位。难不成美国企图复制这种决定胜利的时刻?当年美国海军就是靠着这3场战役彻底扭转了日本占优的战场态势,这是美国人当然值得骄傲的一笔,也是记录在历史上的扭转乾坤的关键之战。当时日本犯了个显著的错误,就是没有相到美国的国内制造业能力居然这么强,短短数年时间就催生出各种航母达上百艘。所以实质上在珍珠港开打时已经注定了日本必然会失败。不过美国想要把这个套在中国身上显然不现实;更不可能寄希望于中国海军跟美国海军展开几场决战,来最终打败中国海军。想要再施展历史上几战定乾坤的套路,一定不会灵光。

首先,中国不会进行珍珠港那样的冒险,同时中国海军是用来保卫自己的海上权益,而不是用来进攻的。那就要变成美国孤注一掷,派遣舰队来中国周边进行“珍珠港”式袭击?更不可能,美国也知道是无法在第一时间摧毁中国军事制造能力的。那么美国为什么会还要把中国舰队类比为旧日本联合舰队呢?其实原因不复杂,美国的将领希望中国能够学习当年联合舰队的办法,在太平洋中间和美国展开一次决战,并通过决战彻底摧毁中国海军。既然都看出来美国人要干什么了,更不能让美国人称心如意了。

中国现在只是需要作一件事,埋头苦干继续造舰,培养远海海军和船员。当你具备了足够的数量和船员后,是否开战就已经称为一个伪命题,美国人要维持10艘航母战斗群运营的成本,每年已经至少要2000亿美元,到那时是否能够支撑,仍然是个巨大变量。只要中国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下去,到时候谁是旧日本联合舰队还真说不准了。(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