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曾研东风6导弹 打2万公里可破美反导系统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洲际弹道导弹(ICBM) 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攻击敌国领土上的重要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洲际弹道导弹可运载5到8吨的核弹头以几乎超过第一宇宙速度的速度发射出去然后弹头再入大气层时速度已经达到了10马赫,是很难全部准确拦截的,这也是洲际弹道导弹被作为核威慑第一要素的原因。目前主要拥有国为: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

一定意义上说,陆基型导弹才是真正的“洲际”,因为陆基型导弹可以不考虑体积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因素。这种导弹发射距离最远,反应时间最快,自我保护能力也最强。通常都有坚固的发射井为它们服务,在采用了固体燃料之后,连维护都变的比用液体燃料方便许多,准备时间大大缩短,几乎可以在下达发射命令的同时就可以发射。

但是有趣的是,全世界目前所有的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均不超过16000公里,而地球的周长约是四万公里,周长的一半也起码两万公里,为何都将最大射程锁定在一万六千公里呢?
首先,全球主要核武器国家均在北半球,比如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都是在赤道以北地区,如果要发射洲际导弹到上述国家的目标,不需要绕过赤道,直接经过北极就可以。
其次,洲际弹道导弹为了“保持身材”,不可能做的无限大,要尽量接近最小能量弹道,即用最少的燃料能到达最远距离,根据计算,如果超过一万六千公里射程后弹头将在大气层内飞行过长距离,受到不可预测的空气影响将非常显著,精度将严重降低。打不准还谈何威慑呢?

最后,要想在一万六千公里以上的射程打击目标也不是不可以,必须要研制和安装更复杂和更精密的制导设备,更粗直径的弹体来携带所需的燃料,造出来的恐怕就是像美国土星五号超级运载火箭那样的超级庞大的导弹。
综合考量,射程,造价,精度因素的话,一万两千或一万三千公里射程是足够的,不足部分可以让携带潜射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去补充,中国在发展处射程12000到15000公里之间的东风-41洲际导弹后便全力发展能携带巨浪-2的新式核潜艇也是基于此考虑。

但是不为人知的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曾秘密发展了一款超级导弹:东风-6。该弹设计射程为两万公里,研究的目的是要实现多弹道选择,来躲避美国的反导系统,可以从北极向美国打,也可以南极向美国打,反正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但是难度太大而且精度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才有了射程12000公里的东风-5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后来又发展处东风-5A和东风-5B导弹,并且实现了分导多弹头。(作者署名:军事天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