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F35部署中国周边怎么办 可用三招将其击落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据9月12日外媒报道,韩国政府为了应对朝鲜威胁正在考虑在原订购40架F-35A的基础上再增购20架。与此同时,日本的首架F-35A已经在上月24号成功首飞。而美国也计划明年在日本岩国基地部署F-35。可以说,隐身战斗机F-35的威胁已经从“将来时”变成了“现在时”。那我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隐身是战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因为隐身战斗机与非隐身战斗机相比具有压倒性优势。但有矛就有盾,破解隐身战机的方法也不是没有,而且有些也不是那么复杂,对现有装备进行一定升级即可实现,下面小编就来说三种花钱少还见效快的方法。

第一招:增大功率。这可以说是提高反隐身能力的最简单、最高效的方法。隐身战斗机之所以隐身,主要是因为其降低了自身的RCS(雷达反射截面积),比如本来是1平方米的RCS,减少到0.1平方米(F-35),雷达探测距离就降低至原来的56%,减少到0.01平方米(F-22),雷达探测距离就降低到32%。就是说,在看隐身目标时,雷达会变成“近视眼”。本来能探测100千米,现在就只有56或32千米。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把雷达功率提高,比如以前最远能探测100千米,现在提高到300千米,那么即便目标的RCS从1平方米降低到0.1或0.01平方米,那么雷达依然能在168和96千米以外发现它,不降反升。这就是所谓的“一寸长一寸强”,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我国坚决反对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因为它功率实在太大,对我国境内的隐身非隐身目标都一览无余。

第二招:长波雷达。隐身飞机的外形和吸波涂料对厘米波这样的短波雷达效果很好,但波长越大,它的“隐身防御能力”就越差,到了米波阶段(VHF/UHF),像F-35这样的隐身飞机RCS至少要增大10倍,换句话说,从隐身战机变成了非隐身战机,自然就好打了。但有一点需要指出,雷达波长越长,精度越差。所以米波雷达可以发现F-35,但真要把它揍下来还得其他“高手”上。

第三招:多基雷达。隐身飞机在雷达面前隐身,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外形和吸波涂层让雷达发射过来的电磁波(黑线)有来无回,这样雷达接收不到回波自然就探测不到,如果回波较弱探测距离就自然下降(红虚线)。那剩下的电磁波去哪了呢?原来是被隐身飞机反射到了其他方向(红实线)。

那么,如果我们在其他方向上也设置雷达,就有可能接收到这些本来消失的回波,那么多部雷达一联网就能发现隐身飞机。需要注意的是,发射电磁波的主雷达和其他接收回波的副雷达必须距离足够远、张角足够大,否则后者很可能接收不到回波。另外,多部雷达相距几百上千千米,所以必须解决各部雷达之间的时统问题。

无论是增大功率、还是采用长波波段抑或是多基配置,这“三招”哪个对我国来说都不存在技术难度,而如果三者合一,比如多基部署有源相控阵米波雷达,那么不要说F-35,就是F-22这样的顶级隐身战斗机恐怕也将无所遁形——“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作者署名:航空世界 王昕)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