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国或用4种方案改进枭龙战机 令其获得隐身能力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现代战机已进入隐身时代,既便上老旧型号的战机在改进中,也把隐身列为重要一项,比如:俄罗斯为印度苏30战机提出的改进项目之中,包括了隐身化改进的内容,那么枭龙战机怎么能错过去那?

中国对于枭龙的改进从没有停止过。如今已推出第二批次的生产型,机身结构调整,加装空中受油管,更新航电设备,同时,已开始制造枭龙的双座型。关于隐身技术的应用也在考虑之列,以前就是隐身型枭龙战机的传说,已经有人推出过隐身版枭龙有构想图。

枭龙战机曾被称为低成本战机,也有低性能之说法,如今的改进,实际让低性能说法成了过去式。从枭龙首飞至今,熬了十多年之后,我们的合作伙伴巴铁终于等到了越来越多的好消息。不久前,又公开为枭龙研发的KLJ-7A型相控阵机载雷达,一款可与F35雷达比一比的型号,不比印度苏30的雷达差,还有国产WS13发动机,为进一步提升性能提供动力保证,中国更会帮忙进行隐身化的改进,从而彻底解决枭龙隐身难题。

早在2013年时,“枭龙”战机总设计师杨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枭龙”战机的未来改进升级计划,将侧重信息感知能力、体系融合和武器装备方面,未来可能还会采用一些低成本的隐形措施。由此可见,这绝空穴来风,而是研发构想的。以前曝光了一张图片,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架采用菱形机头、锯齿状连接处、一体化座舱设计的“隐身枭龙”战机。从目前流传的说法,如今不是想法,而是隐身化改进工作已经开始了!

隐身技术并非高不可及,只不过以前对它的了解少,让它在人们的印象中被神话了,其实远没有想象的复杂。所谓的隐身其实就是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可采用的办法非常多,一,气动方向,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动,仅对外形进行小小的修改,即可大大减少雷达反射面积,二,结构材料,将吸引材料安装到雷达反射部件上,这就可以吸引一定的雷达波,降低雷达反射率,三,采用隐身涂层,相当于给战机换个涂装,它的效果也相当明显。四,对座舱进行隐身贴膜处理。

以上几项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技术上不成问题,歼20的研制成功,证明我们已熟练的掌握了相关技术,唯一的问题是成本。现代战机在改进中,所谓的隐身化,也属于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雷达反射面积,没有所谓全隐身的计划。

我们的目标仅为“低成本的隐形措施”,远比实现完全隐身容易许多。枭龙为轻型战机,内部空间有限,不可能设置什么内置武器舱,依然要采用外挂方式,外挂的副油箱、武器等既便采用隐身设计,也依然不利于隐身。既然由于先天原因,不能保证达到与歼20一样的隐身效果,那么又何毕过度的追求那?为了追求隐身效果,一定要增加内置武器舱等设计,那么等于重新一款战机一样,不计成本的行动,单纯的“为了先进而先进”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枭龙战机一直以“低成本”为特色,不可能不计成本地追求隐身性能,如何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才是重中之重。改进升级涉及到方方面面,以提升综合战斗力为目标,而不是单纯的强调某一性能,追求的不是如何先进,而是如何满足需求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作者署名:军事天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