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印度海军翻船 原来是因为二战日本航母附体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印度海军的船坞翻船事故再次跌破底限。F-39贝特瓦号护卫舰于5日在孟买维修,出坞时倾斜侧翻,已经造成至少2人死亡,14人受伤。

对于具体原因,有印度海军人员透露,事故发生在军舰即将出坞的时候,怀疑是船坞中的滑块发生故障导致舰体侧翻。也有报道称印度海军发言人表示,疑似船坞墩木失效,导致往左侧翻。
显然,事故本质原因是重心不稳,就看是内因还是外因了。因为舰艇大修期间,舰内首先会清空舰底舱的油水,会拆除大量设备,将子系统拆装返厂,因为一些项目是船厂做不了的。尤其是重量极大的主机、辅机,会导致舰艇重心上移。其外在表现,就是黑色吃水线露出太多。
贝特瓦号护卫舰这艘舰的设计也极可能存在问题,因为这是印度较早自行设计的不成熟产品,不成熟的表现除了看得见的武器整合,看不见的常见问题是稳性控制,而解决方式主要就是装压舱物。贝特瓦号侧翻的时候,这些压舱物可能还在仓库里。
但是,贝特瓦号护卫舰采用的是最安全的船坞浸水的下水方法,发生这样意外的概率非常小。至于倾覆的外因,主要有风、流影响及人为的因素。相对来说,船坞有一个封闭的水环境,水流很小,对舰体的影响亦极少。至于风的影响,需要相关数据支持。12月5日的孟买天气,风力是小于2节,气温是20到33度,属于风和日丽的天气,风的影响相对很少。

至于人为的因素,首先是装载不均衡。由于舰艇对平衡极为敏感,这不仅关系到航行性能,而且关系到损管时候的效能,所以均衡装载及损管时候的平衡舰体极端重要。还有的人为影响因素可能是,出坞时候协助舰艇保持姿态的缆绳发力不均,左边用力过猛,将船拉翻。

而印度海军的一些言论,因为翻译的关系,表述不很一致,基本认为是船坞出问题。除了可能的缆绳系统,其他可能就是墩木、坞门了。至于墩木失效,即便是有也不会导致这样的严重情况。最大可能是进水时候出了问题——水进得太快!

这种情况历史上不多,但是上一次也是非常出名。1944年10月5日,旧日本海军由大和级战列舰第三艘改装成的信浓号航母,在向船坞中注水检查平衡性能时候,船坞大门打开,海水一下子涌进船坞,将刚刚浮起的信浓号冲得倾斜,并撞到船坞璧上,导致船体受损。

贝特瓦号发生信浓号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低。去年5月,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第3次下水时候,就因坞门故障卡住而推迟。因为船坞进不了水,航母就无法浮出。而这次的问题可能恰好相反,船坞进水了,但是进得太快,海水冲击导致舰体失去平衡,再加上前述的墩木、舰艇空载等问题,四周的姿态控制缆绳失效,最终导致舰体倾覆。

所以,贝特瓦号翻船核心原因是进水过快,加上重心过高导致。总之,这次事故说明,印度海军船厂的专业水平、基础设施是存在问题的。反观中国,几个船厂在同时下饺子,大量神盾舰建成服役,恐怕孟买很快就要被上海超越了。(作者署名:海军兔 雷曼军事现代舰船)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