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姊妹舰首战全回顾 除了冒黑烟摔飞机还有什么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上周末,俄罗斯宣布开始从叙利亚撤出航母战斗群,这一举动可以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一方面俄罗斯此前曾表示部署时间将达到6-8个月;另一方面叙利亚战场形势“缓解”,航母冒烟和掉飞机也实在让人揪心。

纵观俄罗斯航母在叙利亚的首次实战,在媒体的报道中基本上只有2件事——冒烟和摔飞机,其实背后的故事还是不少的。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今天就来回顾一下俄罗斯航母战斗群此次行动的前前后后。
S-300V4开路
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的来看,俄罗斯航赴叙利亚作战的行动应该说很早就已经开始筹备。俄罗斯军方在叙利亚最初的行动后不久便向媒体披露了该计划,不过当时并未引起外界的注意。
而在俄航母战斗群启程前不到2周,俄军把最新部署的S-300V4型防空反导系统部署到了塔尔图斯港,该港口是俄军在海外唯一的海军基地,离俄航母战斗群活动水域较近。
俄航母虽然是在叙利亚附近海岸执行任务,但毕竟深处复杂的环境,有苏-24的前车之鉴,保障整个航母战斗群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舰队防空。而俄航母战斗群自身的区域防空只能依靠“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这种情况下,部署射程达到400千米的S-300V4无疑是为航母战斗群精心准备的“开路先锋”。
仓促上阵的舰&机
航空母舰的意义在于舰上舰载机,俄航母战斗群去叙利亚面上也就是为了用舰载机打击恐怖分子。当然,在俄军叙利亚部署的航空兵力基础上,是否还需要每次只能携带几枚炸弹或导弹的舰载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次行动,俄航母搭载10多架苏-33和米格-29两型战机,看起来是挺威风,可无论是航母还是2款舰载的行动都可谓仓促之极。

就苏-33而言,2014年,俄军与航空修理厂签订价值10多亿卢布的协议对9架苏-33进行大修,按协议应在2016年前每年交付3架。然而可能包括经费的原因,计划并未如愿实施,所有的苏-33几乎是在航母准备出海之前才维修完毕然后直接上舰执行任务。升级后的苏-33加装了一些针对地面打击新设备,在实战前是否有相应训练都是个问题。
而米格-29则是来的有点突然,在油价巅峰的2012年,俄军一口气购买了24架米格-29KR/KUBR。这些飞机很快就在2013-2015年交付完毕,问题是飞行员不够啊,多数飞行员得从陆上开始重新练起。2016年8月9日,米格-29KR首次在航母上进行起降。
据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了解,为了此次叙利亚行动,俄航母也是拼了,在此前的2016年7月31日它完成了所谓的“第1阶段”升级维护后,从船厂开出来让苏-33和米格-29飞了几天,没错就是几天(也就是说米格-29就在航母上飞了几趟就去打仗了),然后接着回船厂进行“第2阶段”升级维护。最后,直到出发前往叙利亚前不久才完成维护,后来卡-52K也上船练了几天。
航母阵容究竟如何?
本次俄罗斯出动的航母战斗群阵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俄军方和媒体都没有说具体,大家只能通过看公开图片影响来猜了。
舰艇方面相对清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领衔、“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库拉科夫科夫”号(把航母送到后离开)和“北莫尔斯克”号大型反潜舰、“奥西波夫”号大型油船、“杜布纳”号和“卡马”号中型油船、“奇克尔”号和“阿尔泰”号拖船。此外,就近的黑海舰队舰艇也时常过来与编队会合。
舰载机方面,可以肯定至少有9架苏-33随行,实际可能达到10架;至少有5架米格-29KR/KUBR、实际可能达到7架;5架反潜型和搜就型卡-27直升机;2架卡-29运输直升机;1架卡-31预警机;至少2架卡-52K武装直升机。
此外,备受关注的是有消息说俄罗斯海军的“奥斯卡”II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出现在地中海,虽然没有官方说法,但美国海军的的P-8A海上巡逻机确实不断地在地中海上空巡逻。
俄航母第几次去地中海
关于俄罗斯航母的此次远航行动,媒体经常会提到俄罗斯航母“难得”往远洋跑了一回,其实俄罗斯航母的活动频率虽然算不上高,但也没有想象中天天趴窝那么不堪。去地中海可以说就是俄航母最喜欢的项目之一,而且每次行动几乎都是在年底俄罗斯最寒冷的时候出发,第二年快开春后回来。算来俄航母的这次行动,已经是第6次地中海远征了。
此前的5次地中海远征分别是在1995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4年,这5次远征全部是在当年12月出发,次年2-3月回港,时间最长的是第5次,到次年5月份才回港。此外,除了第2、5次远征,其它次行动均为北方舰队、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联合行动。
欧洲海军集体狂欢

与以往俄罗斯航母去地中海“度假”不同,在西方世界眼中俄航母这次是去支持邪恶的阿萨德政权,那当然就不能让俄罗斯航母那么“逍遥”了。
因此,自从俄航母战斗群从巴伦支海踏入挪威海的那一刻起,北约的欧洲各国海军也开始了接力和携手围观,围观的舰艇和军机阵容不可谓不强大,欧洲国家海军难得同心协力的行(狂)动(欢)了一把。
一路走来,挪威的“南森”级宙斯盾护卫舰、英国的45型驱逐舰和23型护卫舰(这里要特别说下23型“里士满”号护卫舰,俄媒体称该舰曾试图穿插俄航母编队但被“彼得大帝”号巡洋舰阻止)、法国的FREEM型护卫舰和“迪皮伊·德·洛梅”号情报船、意大利海军的“加里波第”号航母、葡萄牙的MEKO 200型护卫舰、西班牙的“巴赞”级宙斯盾护卫舰和补给舰、丹麦的“阿布沙龙”级支援舰、比利时的护卫舰,这些还只是公开画面中和俄航母“同框”过的,此外还有其它众多舰艇。
此外,从俄媒体播放的画面显示,欧洲国家的P-3C巡逻机飞到俄航母战斗群上空也是常事。
黑烟与坠机

航母喷出的浓烟和苏-33、米格-29K的相继坠机,可以说几乎已经成为了俄航母战斗群此次行动的“代名词”。
航母沿途的浓烟说明其动力系统存在明显的问题,从公开的报道看,两次坠机均与拦阻索断裂有关,而具体是拦阻系统有问题还是飞行员操作导致断裂则说法不一。但无论如何,这都是这两件事都确实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海军航母状态不佳。
不过,从公开的画面来看,这些年来俄罗斯多少也对航母进行了整修,增加了许多现代的显控设备适应新需求,一些舱室设施也有调整,舰艇内部环境维持的也还算不错。
而相对与这些小的调整,动力系统进行维护升级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或许俄航母确实该来一次彻底的体检治疗了。
在叙利亚一事无成?

在黑烟和坠机贯穿整个航母行动部署的情况下,其实大部分媒体在对俄航母嘲讽一番后,对它来叙利亚的目的——实战,基本上已经不大在意了。
在俄航母即将鸣金收兵之际,俄军方公布了航母的“战果”,行动2个月,舰载机飞行员执行了420架次战斗飞行任务,其中117次夜间起降,摧毁恐怖分子设施1252处。介绍时,俄方还特意强调几乎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复杂水文气象条件”下完成的,言下之意就是这些行动都是在舰上起飞的情况下进行的。
俄军亮出成绩单后,有人将其与美国航母一天出动200架次的峰峰峰值对比,认为美国海军2天干俄航母2个月的活。如果这么对比的话,其实多少有失偏颇,毕竟俄罗斯航母来叙利亚其实“秀”的成分居多,俄在叙利亚部署大量陆基战机情况下,在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叙利亚战场上限制颇多的舰载机能起到的作用本就有限。
其次,正如前文所述,俄海军的此次出征非常仓促,前期训练严重不足。加上携带的战机只有10几架,与美国航母的载机数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是,在2次坠机之后俄航母必然都有相应的检查时间,尤其是第2次坠机后航母还靠港了,因此俄航母实际展开行动的时间最多也就1个月多点。
这种情况下,来“秀”的俄航母平均媒体出动10多个架次,这意味着在行动期间俄航母舰载机平均每天出动执行一次任务,而且相当一部分实在夜间进行了。应该说,这个成绩单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甚至认为,俄军有没有吹嘘的成分。
未来,同在地中海执行任务的法国航母相关数据披露后,大家可以进行一个对比,不要问防务菌为什么不和美国比……
试验了哪些新武器?

纵观俄罗斯此次出征的航母战斗群,从航母到护航战斗舰艇、再到辅助舰艇,基本上都是苏联时期的产品,航母战斗群中的显眼新武器只有米格-29KR/KUBR舰载战斗机和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
在未来近1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海军仍会让苏-33服役,因此米格-29KR/KUBR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在俄航母中的定位将是多用途,在本次实战中米格-29KR/KUBR也做出了尝试,从画面中看挂载了KAB-500精确制导炸弹,如果它却是挂着炸弹去执行了任务,那么这无疑是极具意义的一刻。这是米格-29家族首次对地进行精确打击,在此前不久,而空军才首次用米格-29SMT进行了一次精确制导炸弹试验。
至于卡-52K从公开的画面只看到它携带了试验吊舱在飞,是否实际参战还有待观察。
航母回国后大修?
在冒了烟、坠了机之后,那么俄罗斯航母这次回家是不是就该去2013年以来不断传出的“大规模维修”呢?
这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在米格-29首次坠落之后,俄新社曾援引俄罗斯联合造船工业集团的消息称俄航母不会早于2018年到兹韦兹多奇卡船厂进行“现代化大修”。按照当时的情况,飞机“掉的还不多”,俄航母似乎准备呆到春天后再回去。(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