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款导弹为何能出口数万枚 海外比试击败美国货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二战后,各国越来越重视装甲部队的发展,使军队具有高度的机动能力,强大的突击能力,同时又具有很好的防护能力。装甲化,机械化是各国陆军发展的总趋势。因而,反坦克作战成为现代战争地面作战的主要内容。在诸类反坦克武器中,反坦克导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已经成为打击坦克和装甲目标最有效的武器。反坦克武器有多种尺寸,从单兵携带的肩扛式发射武器、三角架支撑的较大型武器(需要专门的运输和发射小队)到车载和机载发射的导弹系统类型多样。
我国从60年代开始,就着手进行开始了“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工作,红箭-73是我军装备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此后红箭-8、红箭-9、红箭-10反坦克导弹相继问世并装备部队。

其中红箭-8反坦克导弹是中国自己设计的武器之一。它一直在全球各地活动。无论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波斯尼亚还是今天的叙利亚,这种导弹都在战场上有着极大影响。它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在功能上类似于远程的美国“陶”式反坦克导弹,它结合了法国“米兰”导弹系统的丢弃型发射管。是一种既可由兵组携带,也可由车载或直升机载的中远程反坦克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攻击距离在3000米左右的坦克、装甲车辆、碉堡及其它硬壁防御工事等目标。
经过大量的射击试验证明,红箭-8反坦克导弹具有制导精度高、飞行可靠、命中率高、破甲威力大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测试中曾经取得了60发射击,58发飞行可靠;113发射击,109发命中的成绩。试验结果还表明红箭-8反坦克导弹具有对付现装备的第三代或第四代主战坦克的作战能力。

不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兵器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国内军品订货跌到了谷底,兵工厂开工严重不足,企业严重亏损。红箭-8反坦克导弹虽然定型,但国内的订货很难支撑一条导弹生产线的正常运营,这个时候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出口。而头一个外销对象就是巴基斯坦,但巴陆军当时装备美陶式导弹,要想他们改装红箭-8的阻力可以说非常大。这个时候巴陆军领导人竟然主动安排一场红箭-8与陶式导弹的对比试验,结果红箭-8五发五中一举成名,而陶式导弹只有五发三中。最终中巴签订第一份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出口合同,接着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建设一条红箭-8导弹生产线。
如今红箭-8导弹是香飘万里,足迹涉历除了北美与大洋洲以外的其他各大洲,在世界上已有20个国家装备了红箭-8反坦克导弹系统,出口导弹数以万计。在南美智利,它甚至打破过空中的气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在中东一次局部战争中,用陶式导弹攻击一座碉堡没有打中,而红箭-8反坦克导弹一枚就把碉堡摧毁,被誉为“沙漠明星”。这一切成绩可以说是全靠当年巴基斯坦对中国军品的信任和支持取得的。(作者署名:鼎盛军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