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剑无人机上航母有三大难题 无法适应作战要求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美国《大众科学》网站1月18日报道,由中航工业研发的“利剑”隐身攻击无人机刚刚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中国第一款、世界上第三款隐身无人机,“利剑”的获奖非常值得关注,它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无人机研发领域的世界顶尖行列,是中国航空技术领域的一次伟大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利剑”无人机采用与美国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相似的飞翼布局、背负式进气道,因此雷达隐身能力非常好。该机长约10米,翼展14米,机身据推测是采用钨及其他复合材料制造,机腹的两个内置弹舱经过特殊设计,可挂载2吨弹药,与美国X-47B相当,因此具有很强的攻击能力。“利剑”无人机的进气口后上方有一块浅灰色区域,与机身的深灰色形成了鲜明对照,这儿很可能是采用了透波材料,里面装的是卫星通信系统。常规微波数据链的缺点就是通信距离较近,受地形限制较大,从而影响了无人机的活动范围,而“利剑”隐身无人机航程很远,所以需要卫星数据链的支持。
第一架“利剑”无人机的动力装置为一台俄制RD-93加力式涡扇发动机,但是发动机尾喷口完全裸露在外,破坏了雷达和红外隐身性。美媒称这是由于第一架“利剑”主要用于技术验证,所以为了降低技术风险,就采用了成熟的RD-93发动机。去年开始试飞的第二架“利剑”则采用了非加力式WS-13涡扇发动机,尾喷口收进了机体内,隐身性能明显提升。如果原型机试飞顺利的话,那么“利剑”隐身无人机最早可能在2019-2020年开始服役。
美媒称,“利剑”最初被赋予的任务是在拥有强大防空网的区域执行侦察任务或者跟踪外国舰船,但是未来“利剑”将主要扮演“踹门者”角色,利用优异的隐身性能以及机载精确制导弹药打击敌方纵深高价值地面目标。不过,“利剑”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中国航母上的舰载无人攻击机或者舰载无人加油机。
“利剑”隐身无人机的飞翼式布局虽然外形干净、隐身性好、气动力效率高、用较小的展弦比即可获得较大的升阻比,但缺点是机动性能差、起降性能低,而且由于没有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纵向、侧向稳定性和操纵性能低,所以“利剑”很难从辽宁舰和未来的国产首艘航母上进行滑跃起飞。也就是说,“利剑”要想上舰,只能等未来国产弹射型航母服役之后。
而“利剑”上了航母之后,主要是与有人舰载机配合执行任务,因为无人机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仍未解决自主选择打击目标的难题,必须人工干预。此外,在可预见的将来,无人机执行作战任务时仍将是对地和对海打击,还无法适应对抗激烈的空战。(作者署名:图说军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