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导弹试验或难逃美国天眼:谈美军战略预警卫星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年初“中国进行东风洲际导弹分导弹头试验”的消息在国外媒体疯传。为何美国媒体会知道呢?都是因为美军的“天眼”——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这套系统包括工作了40年的DSP卫星,也有新锐的SBIRS卫星系统。随时监视着地球上的所有战略武器发射。
(1)国防支援卫星(DSP)
历史悠久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在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是北美防空司令部和战区预警系统的核心,能侦测到弹道导弹火箭发动机的尾焰,或大气层核爆炸,因为而这都有特殊的红外辐射信号,早期主要是冷战时期对付前苏联。
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实战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成功预警了伊拉克“飞毛腿”短程弹道导弹的发射。
从1972年到2007年,已经累计发射23颗。
披露的第3代星,有两种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3.63米*0.91米的红外望远镜,每8-12秒扫描1/3的监视区域,90秒内发现导弹尾焰。
可见光传感器:一台高分辨率可见光谱摄像机,主要是去除云层反射阳光的虚警,每30秒向地面发送一次视频图像。一旦红外传感器发现目标,则转入连续拍摄模式,每秒2帧直播。
现在最新型号是第5代,性能大幅提升。包括了一个中等波长的红外传感器阵列,集成了6000个传感器单元,能胜任更多预警任务。
9颗5代星在1989-2007间已经全部发射完毕,包括备份星。具有变轨能力,根据需要进行机动,更好地监视短程弹道导弹。
设计寿命5年。能源来自1485瓦的太阳能电池板,6.7米*10米。重2.4吨。
(2)天基红外探测系统(SBIRS)
更先进的太空监视与导弹预警系统,用于战场空间描述与技术情报搜集。
它是历史悠久,即将到寿命的DSP系统的接班人,尤其重点加强对全球各地短程弹道导弹的监视预警,为各战区服务。
包括:搭载红外传感器的大椭圆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上分别搭载不同红外传感器的两种卫星;还有地面设施。
大椭圆轨道卫星的传感器,主要监视北极地区的潜射弹道导弹,这是毛子的专长,也是同步轨道卫星鞭长莫及的地区。当然大椭圆轨道卫星也能承担其他地区的红外探测任务。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传感器用于战略导弹预警,全球技术情报搜集,弹道导弹防御初始预警,与DSP卫星相比,重复扫描间隔缩短一半,灵敏度提高3倍,导弹一点火就能被发现,10-20秒即可预警,反应速度提升3倍。
整体对洲际导弹提供25-30分钟预警时间,对潜射导弹提供15分钟预警。
目前在轨7颗星:
HEO-1号星,2008年入轨,在役;
HEO-2号星,2009年入轨,在役;
HEO-3号星,2015年入轨,在役;
GEO-1号星,2011年发射,在役;
GEO-2号星,2013年发射,在役;
GEO-3号星,2015年入轨,在役;
GEO-4号星,2016年发射,在役;
GEO-5/6号星合同已签订,将取代1/2号星,造价18亿美元。
能源来自2435瓦太阳能电池板。尺寸2.1米*6米,尺寸小了不少,能力比DSP强,的确技术进步了!重2.54吨。
(3)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
也就是以前的SBIRS-Low低轨道星座。目的是跟踪飞行中的弹道导弹,识别弹头和其他物体,比如诱饵弹头,火箭箭体残骸等。
原计划是24颗低轨道卫星组成的星座,能立体连续观测,也是双探测器,一个捕获,一个凝视。前者跟踪弹道导弹的初始弹道,后者在导弹中端跟踪弹头、火箭舰体、诱饵等其他物体。后来经费削减变成STSS后,2009年发射了几颗星,进行了功能性能验证。
包括在地面、大气层、太空不同背景下,识别出动能拦截弹、洲际导弹、卫星、陆基激光源等不同目标,以及卫星的立体、高清晰度探测和信息分发能力。
除了天上的卫星,地面的信息传输系统也很重要,主要通过JTAGS系统把预警卫星的信息直接发送给本土司令部和有关战区司令部,甚至海上的航母编队。对“飞毛腿”这样的短程弹道导弹的预警时间,从海湾战争的4-6分钟,缩短到2-4分钟。而且预报准确性提高,弹道预测准确性也提高。
凭着这样的“天眼”,除了战时提供导弹预警。平时能够毫无障碍地监视世界各国的战略武器试验,不管是弹道导弹、机动弹头、高超音速飞行器、反导试验。前几年马航MH 17航班在乌克兰被击落,谁是凶手众说纷纭,美军也称其预警卫星系统探测到了“山毛榉”导弹发射的红外信号,其能力可见一斑啊!
然后因为是中国的试验,美国人得到消息后,也没必要替中国军方保密,所以美国军方透露给了美国媒体,然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作者署名:默虹美海军学习小站)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