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箭射104星创纪录 其实与中国仍有明显差距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作者署名:兵工科技 微信公众号(binggongkeji)

2017年2月15日,印度使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一次性将多达104颗卫星发射上太空,刷新了一箭多星的世界纪录,而此前的纪录创造者俄罗斯,在2014年实现一箭37星。单从卫星数量来看,此次印度创造的纪录非常惊人,可能很多年都无人能破,印度媒体也激动地宣称这是印度航天成为世界领导者的标志。那么,从航天科学角度来审视评价,印度此次一箭多星的技术水平究竟有多高呢?
确是印度航天的一大成就
所谓一箭多星,就是指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多颗卫星送入目标运行轨道的技术,一箭多星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目前,全球掌握一箭多星的仅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和欧洲航天局,可见这个俱乐部门槛非常之高。此前除俄罗斯实现一箭37星外,美国宇航局发射过一箭29星,2015年中国用“长征六号”火箭一次将20颗卫星送入轨道。而2016年,印度已经成功实现过一箭20星。
一箭多星技术,需要运载火箭在星箭分离的时候,以同时、分时顺序等方法,将多颗卫星成功释放出去,这一技术与战略弹道导弹将头部携带的多颗弹头释放出去的技术是相通的,可以说,掌握了一箭多星发射技术,就意味着已经一个脚跨入了战略导弹多弹头技术的大门,这对于印度而言确实是一大成就。
但与顶尖强国仍有明显差距
一箭104星对于印度航天而言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就此宣称印度已成为世界航天领导者,则明显是夸大其词。印度航天与自己以前相比,确实进步明显,但与美、俄、中、日、欧等航天列强相比,印度仍有明显差距。
首先,一箭104星载荷并不庞大。虽然卫星数量非常多,但实际上那么多卫星加起来总重仅有1.38吨,其中最大的一颗是印度自研的CartoSat 2D遥感卫星,重量714千克,其它的卫星都属于几十千克甚至几千克大小的微小型商用卫星。印度目前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型运载火箭,其研发中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目前仍不成熟,无法像美俄等航天大国一样将5吨重的载荷运入地球同步轨道。而对于卫星而言,重量越重,搭载的载荷性能越高,能力越强。

其次,印度的一箭多星发射方式在技术上比较简单。印度此次发射104颗卫星,是当火箭抵达预定轨道后,所有的卫星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被一次或多次顺序释放出去,此次发射的小卫星对于工作轨道精度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采用这种简单的技术。而另一类则要求高得多,要求每一颗卫星都有精确的释放时机、要求精确进入不同规定参数的工作轨道,这通常需要使用“太空摆渡车”即火箭上面级来完成,通过上面级多次点火、机动,把卫星送到不同的轨道。
而从弹道导弹多弹头运载技术来看,印度此次发射104星的技术相当于早期的集束式多弹头技术,子弹头自己没有制导能力;而后者则相当于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如果能精确控制多颗卫星分别精确入轨,则表明已经具备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能力。但从印度此次一箭104星来看,印度已经初步迈入了“集束式多弹头”技术的门槛,但距离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从目前公开资料来看,印度“烈火”系列弹道导弹不具备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而印度在航天火箭上面级技术上,也还处于研制攻关阶段。

结语
所以,一个航天大国的一箭多星的技术水平有多高,并不是看它发射的卫星数量有多多,每一枚卫星能够精确入轨的一箭三星,在技术上可比简单顺序释放的一箭几十颗星上百颗星要难多了。印度一箭104星,其实没那么玄乎!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