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号航母设计上有重大失误 但仍有技术可借鉴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最近巴西海军因为无力承担其唯一一艘航母圣保罗号的大修和技术升级费用,宣布将于近期放弃这艘航母将其退役。这样一来,南美洲唯一的一艘现役航母也将退出舰队。圣保罗号是巴西从法国购买的二手航空母舰福煦号,于2000年加入巴西海军。

圣保罗号的退役,从表面上看似乎巴西海军彻底丧失了海上制空能力。但究其原因,原福煦号的设计实在是太小,无论如何翻修和升级,也只能搭载轻型舰载机。比如图中的A-4(巴西称为AF-1)天鹰式攻击机,这种空重仅仅4吨多的小飞机在二代机当中也不算出众,要靠他们执行对海攻击任务实在是勉为其难。而且不仅如此,圣保罗号还有一个性能上的大缺陷,那就是由于满载排水量也只有3万多吨,遇到4级海况时,哪怕是轻型固定翼舰载机也无法正常起降了。

法国海军从70年代开始就在筹划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的替代舰,但直到1987年前后才正式开工,其成果是大家都了解的,那就是法军现在独一无二的航母戴高乐号。

戴高乐号诞生在法国预算紧张的年代,为了省钱法国人想了不少办法,但事实证明钱也没省下来,但航母本身还有诸多缺陷。最大的毛病莫过于采用核潜艇的小功率核堆造成航速低下。另外,试飞证明其最初设计的195 米长的斜角甲板长度不够。1999年9月,法国海军从美国借来一架E-2C,在戴高乐号上起飞、着舰试验达30多架次。试飞证明当鹰眼预警机拦阻钩挂住第3道阻拦索后停下来的位置,和斜角甲板前端的距离将只剩下大约3米。虽然只要挂上了拦阻索不会发生大的事故,但鹰眼预警机要从停止位置直接转弯前往停机区是不可能的,必须先倒退一段距离,这将大大影响航母甲板的运行效率。为此法国海军不得不将斜角甲板延长了4.42米,延长前后的比较见下图,照片右侧是斜角甲板延长后状态,其前方舷侧通道的栏杆相比减少了三组,合计约4米多。

虽然戴高乐号的排水量仍然相当有限,但要具备合格的战斗力,就需要在更高海况下起降更重的舰载机。设计组经过在试验水池的船模研究,以及在大型的未来航母自航模型的海上操纵试验的研究,为戴高乐号设计了一整套名为SATRAP的自动操舰与减摇稳定系统。
SATRAP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其外部设备包括以下这些:
全长75米,高1.2米的舭龙骨;
两组主动减摇鳍,每一只减摇鳍的面积为 12 平方米,另外面积19 平方米两具主舵也可以兼做减摇鳍;
一系列横向布置的金属压载物组成的 COGITE舰体横摇补偿系统。
以上系统中除主舵和舭龙骨外,都可以由计算机协同控制,在这些减摇设备的共同作用下,对航行中的横摇、纵摇以及本舰转弯造成的持续横倾都有削减作用,其中对转弯造成的横倾的降低幅度可达50%。

COGITE舰体横摇补偿系统由 12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是一个由钢索牵引在双滑轨上运动的配重物,配重重量22吨,整个横摇补偿的可移动配重达264吨。这些横摇补偿单元钢索都安装在连接舰体左右两舷的横向通道内。采用了COGITE 系统后, 正常排水量不足4万吨的戴高乐号具有了跟8万吨级大型航母相当的稳性,她可以在五至六级海况下起降阵风和鹰眼,在北大西洋的年均天候下75%的时间可以作战,到了地中海则可达95%。
下图为甲板下方拍到的一半COGITE舰体横摇补偿单元,左侧为上层甲板看到的配重轨道车,右侧为下一层甲板的轨道车牵引机构。



戴高乐虽然有种种缺点,但毕竟和克莱蒙梭级相比提升还是巨大的。戴高乐号飞行甲板总面积由克莱蒙梭级的8000 平方米增至 12043 平方米,宽度由 51.2 米增至 64.4 米,再加上三代舰载机阵风的几何尺寸比较小和综合减摇系统的高效率,因而具备了运行三代机的能力。如果再算上鹰眼预警机的上舰,其实际作战能力约相当于克莱蒙梭级的3-4倍。而巴西海军如果继续在克莱蒙梭级舰上投入资金仍然只能使用二代机,就算安慰自己说周边的国家如阿根廷、圭亚那等等空军实力不强,其收益也还将是相当可疑的。(作者署名:雷曼军事现代舰船)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