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一艘航母可解决18万人就业 效益是房地产十倍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说到航母在大家的印象中,那就是钱堆出来的,就是一座海上移动的金山。为什么这么说呢?以美国尼米兹级为例,其建造费用,加舰载机和舰上武器装备以及护航舰艇等费用总计约在200亿美元左右。据统计中国一个面积50平方公里的地级市,所有的市政基础建设花费约在150亿美元左右,这么一比,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编队就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费用。这还不算它整个寿命周期约2000亿美元的花费。

因此许多人都说航母就是个吞金兽,有多少钱都能花下去。国家经济实力不强,根本玩不起这个。象英国这样老牌海军大国都要退役自己的航母,俄罗斯也因为经费不足,唯一的一艘航母也是状况不断。
反观中国,自第一艘航母入役后不久,第二艘和第三艘航母就开工了。未来可能保持四到六个航母编队。有人说中国这是穷兵黩武,实际上是吗?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几组数据。2015年,中国财政收入2.2万亿美元,美国是3.25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67%。2015年中国军费开支1458亿美元,美国6000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24%;2015年中国军费占财政收入比为5.8%,美国是18.4%;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按尼米兹级服役周期50年,全寿命费用2000亿美元计,每年分摊费用约40亿美元。这40亿美元只占到中国2015年军费开支的2.7%;也就是说中国2015年就可以养得起至少30支尼米兹航母编队。这个比较虽然有些粗糙,但说明了中国绝不会因为4-6支航母编队而背上沉重的财政的包袱,更不会削减对其他军种的投入。同时也让人看出,究竟是谁在穷兵黩武。
说了这么多航母花钱的,那它能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航母作为大型工业建设,它能带来大量上下游基础工业的建设。如造船、机械、材料、航空、电子通讯、武器装备等。中国造一艘航母需要4000万个工时,可以解决约18万个就业岗位,还能带动上下游近150个的行业、3000家配套企业的生产。造一艘300亿人民币的航母它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开发300亿元房地产项目的十倍以上,航母是名副其实的产业龙头。
其次,航母作战的效费比是最高的。一艘40架舰载机的航母一天的使用费用大约是700万元人民币。如果全部用驱逐舰来代替,要达到同样的打击效果需要15-20艘。费用反而比航母编队更高。
最后,就是航母带来的国家收益。美国航母在两伊战争后就为波斯湾地区各国航运提供护航。打破了伊朗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中东石油出口的90%需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每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价值高达9亿多美元。我们很难直接计算出美国航母为本国挽回了多少经济损失,说美国人通过这次军事行动赚回了自己航母的成本,毫不夸张。

美国的核心利益是美元霸权:享有全世界流通的信用和无本发行货币带来的暴利,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航母就是美元霸权的打手,只要世界上还没有人能挑战美国的航母,它的货币信用就不会崩溃。就可以继续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
那中国有全球利益吗?2015年中国外贸总额为3.9万亿美元,有3.2万亿是通过海运,这就是中国的全球利益。现在国家推行一带一路的政策,航母就是领头羊。将来海上有任何不利于中国的事情发生,我们都可以派出航母进行干预。这就是航母的经济账、国家账和未来的发展账。(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