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款新型反舰导弹牛在哪 可千里外攻击中国舰艇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近年来,解放军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突飞猛进,同时反舰弹道导弹等不对称作战手段也得到长足发展并形成战斗力。对于这一切,对中国戒心极重的美国无疑是看在眼里的,美国海军持续发展其反导能力和“一体化火控-防空”加以应对。
当然,美国也并非一味“防守”,新的攻势力量也在发展,无人作战飞机和远程发舰导弹(LRASM)就是其中的2大核心项目。近日,后者取得了一项重大进展,《尖端科技》军事杂志为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发来了相关信息。

美国媒体近日披露,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远程反舰导弹(LRASM)已经在帕图森河海军航空站由一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搭载并成功分离,本次测试不仅验证了LRASM从“超级大黄蜂”上分离时的气动性没有问题,也代表远程反舰导弹可以在今年夏季于中国湖海军武器测试基地实施更进一步测试。
据洛·马公司远程反舰导弹项目主任迈克·弗莱明介绍,LRASM会在2019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而本次成功测试也达成了远程反舰导弹测试中的主要里程碑之一。

在美国海军所使用的反舰武器序列中,自从RGM-109B“战斧”远程反舰导弹在上世纪90年代退役后,远程反舰能力便出现空缺。相较于射程达460公里的“战斧”,RGM-84 Block 1D“鱼叉”反舰导弹仅有278公里的射程,假如遇上装备射程达660公里的3M-54T“口径”反舰导弹的俄罗斯舰艇时,将会处于挨打的局面,因此美军需要一种满足远程反舰任务的新武器,且具有更强的生存性与突防性。
远程反舰导弹正是补足这一空缺的武器,即将服役的属于亚音速的LRASM-A(超音速B型在2012年因开发风险取消),是在2009年开始以空军AGM-154B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JASSM-ER)为基础加以改进,并且拥有高达926公里的射程,能在安全距离对敌目标实施打击。

LRASM-A常被称为是“游戏规则改变者”,那么它除了射程之外还有何能耐?且只有亚音速的它为何能成为美国海军在未来最看重的反舰攻击武器之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分布式杀伤
目前,远程反舰导弹已经在美国海军的自卫测试舰上完成3次垂直发射验证,并证实LRASM-A可以在移动的舰艇上使用Mk41型垂直发射装置,并能通过修改战术型“战斧”导弹的火控系统进行发射。洛·马丁还表示,远程反舰导弹未来将会增加甲板上使用斜射发射架的能力,让没有垂直发射装置的濒海战斗舰或护卫舰也能发射,使敌方难以测量攻击轴线以及预置防御措施,进而达到所谓的“分布式杀伤”。

半自动化攻击能力
具备这项能力的远程反舰导弹可以自主规划航路,一旦侦测到前方有敌方防空网,软件便会规划全新的路径点以避免提前遭到拦截,同时导弹上配有抗干扰全球定位系统(GPS),且一旦GPS失去信号后,还有先进惯性导航(INS)以及外部数据链结能继续导引导弹到目标位置,再交由多模式传感器实施搜索与辨认。

高突防和生存能力
相较于“战斧”或“鱼叉”导弹,远程反舰导弹不仅在外型上具备隐身特色,也采用不须靠主动雷达搜索的多模式传感器(红外+被动雷达射频),避免对方事先截获导弹发射的雷达信号,而远程反舰导弹传感器的精准度也已获得验证,能够在三艘靶船中挑出符合特征的一艘,并精准命中靶船的上层建筑。

此外,尽管远程反舰导弹属于亚音速导弹,在速度上有被近防系统拦截的可能,但亚音速弹的红外特征比超音速导弹小100倍以上,且逼近目标时通过掠海飞行,在上述特色综合后,远程反舰导弹很可能在很近的距离才被对方发现,不仅避免遭到中程防空导弹的拦截,也能大幅缩短近防卫系统的反应时间,而一旦撞上目标,重达453公斤的穿甲破片战斗部将对目标造成严重损伤,并极可能一发就让敌方5000吨以上的军舰退出战斗,例如航空母舰、巡洋舰与驱逐舰等。(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