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武器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可拦迫击炮及火箭弹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自从1979年《星球大战》上映之后,人们就认识了激光武器,它已经在科幻作品中扮演了数十年的主角,目前这种武器终于在美国军队中变成现实,尽管它的威力比电影中略差一些。但是经过数十年的研发,激光武器现在已经问世并且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美国海军自2014年起,一直在美国军舰“庞塞”号上试验一种功率30千瓦的激光武器。而不久前,洛马公司刚刚宣布研发成功一款功率60千瓦的激光武器,美军用它进行打击迫击炮弹和小型无人机的操作试验。
该公司国际业务开发负责人吉姆·默多克说,这款武器可以在约450米开外的地方让光束锁定无人机数秒,然后摧毁它。
但是和电影中不同的是,激光光束是肉眼看不到的。
通过把光束对准目标,使得来袭的迫击炮弹内部升温,从而使其在空中爆炸。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迫击炮弹的时速可达每小时数百公里。
激光武器同样能穿透无人机的外壳,烧毁关键电路,从而令无人机坠毁。
目前影响激光武器作战效能的就是它的功率。不过激光武器的功率正在迅速增加。美国军方估计仅需数年便能研制出功率超过150千瓦的威力更大的原型武器。这种功率的激光很容易摧毁导弹等武器。
美军目前也在研究如下可能性,即把激光武器加装在极高高度飞行的无人机上,从而使无人机可以在弹道导弹发射后不久击落它们。
激光武器中的另一个额外好处是,激光似乎能提供永不枯竭的廉价火力。和需要弹药的常规火炮不同,激光炮只会受到功率的制约。

2017年2月,两年一届的阿布扎比防务展(简称IDEX)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拉开帷幕,作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防务展,IDEX已成为各国军工企业进入中东市场的最佳通道。在展会上,中国军工企业也在防展上展出了多种新型武器。
其中最大亮点之一就是中国保利集团展出的绰号“沉默猎手” 低空激光防空系统(LASS),此次展出的是车载机动型模型。它在2016年召开的杭州G20峰会期间,“沉默猎手”系统就已投入使用。

据现场发放的产品宣传册透露,“沉默猎手”LASS激光器标准输出功率为30千瓦(最大功率实际高于30千瓦,但低于100千瓦),最大射程4000米。主要用于拦截大批低空无人机,其激光器威力据称可在800米距离烧穿5层2毫米厚的钢板,1000米距离可烧穿5毫米厚钢板。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保利集团正在开发功率更强的版本,以用于拦截迫击炮或火箭弹等目标。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激光武器被大量安装在战斗机、军舰和装甲车上,取代化学能武器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