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战机演练海上超低空突防 低于100米在浪尖上飞行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日前,官方媒体披露了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的飞豹战机,进行海上超低空突防训练科目的新闻。以低于100米高度在浪尖上飞行,堪称是海航战机难度最高的训练科目,但又可以出其不意打击敌水面舰艇,而这一战法对海航飞行员来说,堪称是魔鬼般的考验。
近期官方媒体密集对这一飞行团的飞豹战机训练情况进行了报道,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团的飞豹战机展开了在夜间的海上突防训练。作为一种以对海对地攻击为主的战斗轰炸机,海航飞行员们驾驶飞豹战机进行低空甚至超低空海上突防训练,极具实战意义。

根据官方媒体披露的信息,海航目前装备飞豹战机的三大舰队航空兵部队,近两年都大规模开展了海上低空、超低空突防训练。按照我军的标准,高度1000米以下的称为低空飞行,而低于100米的称之为超低空飞行,飞豹战机贴着海面、甚至是海轮的桅杆飞行,真的是“浪尖上的飞行”。

众所周知,雷达波面对地球曲率,具有一定的盲区,在一望无垠的海上低空飞行的战机,可以更好的压缩敌水面舰艇对空雷达的截获距离,即使是敌方海军拥有舰载预警机,可以发挥下视的优势,但考虑预警机滞空时间的限制,海上超低空突防训练依然有很大的战术意义,被我海空军航空兵部队所倚重。
海上超低空突防最经典的战例,莫过于1982年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海航的超级军旗攻击机携带飞鱼式反舰导弹击沉英国皇家海军当时最先进的42型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1982年5月4日,阿根廷海航的2架超级军旗,就是以30米高度接近谢菲尔德号,并在46公里处爬升至150米并发射了2枚飞鱼导弹,将价值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送入了冰冷的南大西洋。

作为一种80年代到90年代设计、改进的战斗轰炸机,飞豹战机也具备一定的低空和超低空飞行能力。不论是早期型飞豹战机装备的232H型单脉冲火控雷达,还是飞豹A型战机装备的JL-10A型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都具有地形跟踪飞行模式,但不论在地面还是海面上,超低空飞行更多的还是考验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水平。

飞豹战机的海上低空、超低空突防训练,最考验飞行员的操纵能力,战机以高速掠海飞行,气流极不稳定,操纵难度相当大,稍不留神就会撞礁或坠海。“那滋味真不好受,高度每下降10米,视觉冲击感就翻了一倍。”,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的飞豹飞行员在官方媒体上说出了这种感受。
空间定向障碍,是陆地和海上超低空飞行的头号大敌。即使是白天,缺乏参照物的海天一线也很容易让飞行员产生错觉,“夜间海天一色,舱外漆黑一片,没有可供参考的地标,很容易造成飞行员视觉疲劳,发生迷航或飞行错觉。掌握这门高超的技术,需要极大的毅力、勇气和胆量。”南航某团的飞豹飞行员如是说。
另一方面,海上超低空突防飞行时,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必须过关。2006年某期《航空军医》期刊上曾发表空军某部的一篇论文,指出航医对飞行员执行海上超低空飞行科目的心理训练十分有必要,通过科学的心理训练方法,可以让飞行员客服海上超低空飞行的恐惧感,并颇有成效。
但即使如此,在和平时期海上超低空突防飞行依然是危险重重,即使是勇猛的战斗民族也屡有失手的时候。1968年5月28日,苏军的一架图-16轰炸机,在监视挪威海海域美军“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时,秀了一把海上超低空飞行,当时图-16的飞行高度最低时甚至与美军航空母舰夹板齐平。
然而就在惊呆的美军水兵眼前,几秒钟时间内这架由“老鸟”驾驶的图-16轰炸机由于飞行高度太低,发动机吸入大量溅起的水花后停车最终无法拉起高度,坠入大海。

无独有偶,在1985年7月7日,在和瑞典空军一架萨博-37“雷”式战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苏军一架苏-15截击机在100米低空飞行时不慎坠海。
但在战时,海上超低空突防对打击敌水面舰艇依然有着无法低估的意义,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依然是亘古不变的这里。 (作者署名:非著名键盘侠乌龙 公众号:wulongfangwu1)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