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国新一代导弹将配有源相控阵雷达 功率增大5倍以上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资料图:美军F-22战机

隐身战机出以后,各军事强国都把如何发现和打击隐身战机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隐身不只是对战斗机雷达隐身,对其他的雷达也都同样隐身,比如空空导弹。目前世界主流的中距空空导弹多采用“平板缝隙阵天线”,对非隐身战机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在20-25公里范围。

但如果是隐身战机,比如F-22,它的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5平方米,这时平板缝隙天线的最大探测距离就会缩短为10公里甚至更少。如果再加上电子干扰,空空导弹的打击效果将会更差。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了空空导弹专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它采用了GaN(氮化镓)材料。

  资料图:空空导弹

虽然导弹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不是中国第一个研制出来,但目前中国的水平是最高的。在2008年的时间,美国和日本就分别装备了各自的有源相控阵空空导弹:APG-1和AAM-4B中距空空导弹。它的最大探测距离增了40%,抗干扰能力也更强。

不过这两款导弹都存在技术缺陷,可靠性也不行。同时还存在体积过大、自重过大的问题。综合性能只能称得上一般。

中国这次研制出来的技术,明显领先于美国和日本。美日两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都采用砷化镓(GaAs)材料,而我国新一代的导弹用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了新一代的氮化镓(GaN)材料。相对于砷化镓,氮化镓可使用功率将增大5倍以上,同样功率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同时具有漏压高、结温高、效率高的特点。

  资料图:高超音速飞行器

近年来,中国在舰载、机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研制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和我们科研队伍的发展壮大是分不开的。据了解,中国的科研人员数量占到世界科研人员总数的25.3%,美国占到16.9%,量变引起质变,这使得中国军工科技在许多领域都超了美国,譬如信息技术,雷达,声纳,鱼雷,导弹,预警机等等,都把美国抛在了后面;尤其是反导技术,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等,中国已经至少领先美国10年以上。(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0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