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美军曾发生一诡异误击事件 五角大楼20年后仍无定论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空军的B-52G 58-0248的机鼻出现了一幅令人困惑的机鼻画:在导弹图案旁围绕着一圈文字:“挡了哈姆的道”(In HARM\‘s Way)。这架轰炸机是如何获得这个绰号的呢?原来背后有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事儿还要从“沙漠风暴”说起,在海湾战争初期,B-52主要依靠自己的地形跟踪能力在超低空侵入伊拉克,这是为了躲避伊拉克防空部队的高射炮和地空导弹,以及零星起飞的截击机。

当时这架B-52G在执行一次深入伊拉克领空的夜间轰炸任务。飞在B-52编队上方的是F-4G“野鼬鼠”战斗机,其任务是压制攻击机群航线附近出现的任何防空雷达辐射,保护轰炸机不受攻击。F-4G挂载的武器就是著名的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在探测到敌防空系统火控雷达的电子辐射后,F-4G就发射“哈姆”将其击毁。

每种火控雷达都有自己的独特电子指纹,所以美国空军使用电子信号情报间谍机以及战斗机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特别是“野鼬鼠”飞机的)来收集敌方雷达的电子指纹,进行归类后定期更新自己的电子指纹数据库。

在“沙漠风暴”行动中,B-52G即使具备了低空穿透能力和完善的电子战套件但仍容易遭受伊拉克方面的攻击。虽然联军掌握了制空权,但漏网的伊拉克战斗机只要在低空遭遇到B-52编队,就能轻松用急急跑或近距空空导弹击落其中的一架。当时的B-52G仍然保留着尾炮,这是轰炸机主动保护自己的唯一手段。尾炮在尾部火控雷达的指引下瞄准近距离出现的敌方战斗机。

轰炸机贴着黑暗的沙漠地表飞行,B-52的炮手也在紧张地盯着尾炮雷达的显示器,监视着轰炸机尾后的空域。在距离地面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如果飞机被击中,机组人员根本没有逃生时间。

突然间,轰炸机编队上方的一架护航F-4G探测到高炮雷达的信号,并立即发射了一枚“哈姆”。

接下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枚4.17米长、360千克重的导弹俯冲向下方黑暗深渊中的目标,加速到2马赫,但其引导头却在无意中锁定了B-52 58-0248尾部两部APG-41尾炮瞄准雷达中的一部。导弹66千克重的战斗部在庞大轰炸机的尾后爆炸,从飞机尾部撕下了许多碎片,其中包括有垂尾后的机会全部结构,垂尾和平尾也遭重创,飞机的尾炮系统完全消失了。

遭受重创的轰炸机在黑暗逐渐降低高度,机组们一直努力操纵受伤的轰炸机,在这个过程,飞机高度一度降到距地面仅十几米。令人惊讶的是,受伤的B-52最后挣扎着返回了沙特阿卜杜拉亲王空军基地,但由于安装在机尾的减速伞早已灰飞烟灭,所以B-52差点滑出跑道。经过临时的粗暴维修后,B-52G 58-0248飞向数千公里之外的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接受全面维修。最终在重新服役后获得了全新的机鼻画“挡了哈姆的道”。

那么这次误击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五角大楼至今没有定论。

一种说法是当时F-4G机组以“盲射”方式发射了导弹,并没有让导弹的引导头锁定威胁辐射。而B-52尾炮雷达的电子指纹与很多高炮火控雷达相似,所以导致“哈姆”瞄准了B-52。还有一种说法是F-4G机组发现的所谓威胁信号根本就是B-52尾炮雷达发出的!总之这两种说法都是在指责美国空军光顾着收集外国火控雷达的电子指纹,却忽略了B-52的尾炮雷达。

B-52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的表现很抢眼,秘密发射了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投掷的空地武器占联军总量的近1/3。到1992年,出于节约成本和战术转型目的,所有B-52都拆除了尾炮系统,不用再担心被“哈姆”误伤。两年后的1994年,包括58-0248在内的B-52G全部退役,留下B-52H继续服役。现在B-52G 58-0248“挡了哈姆的道”已经被拆解。(作者署名:烽火议军情)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