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台军想自造神盾舰 但雷达垂发和动力系统都搞不定

新浪军事

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每隔一段时间,对岸的台湾防务部门都要嚷嚷一遍所谓的潜艇和水面舰艇自造计划,啰嗦程度和祥林嫂有的一拼。

日前,岛内媒体又披露了台湾规划建造的神盾舰技术调整细节,显示其比最初设计方案吨位、尺寸要加大,理由竟然是“中山科学研究院”的相控阵雷达放不下,其实仔细掂量一下,神盾舰相关子系统,他们没几个玩的利索。

岛内媒体发布的新闻显示,这种还停留在蓝图阶段的神盾巡防舰(护卫舰),设计已是几经修改。台防务部门向媒体披露,由于“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四面舰载相控阵雷达“体积稍微大了一点”,因此神盾舰的尺寸放大至138米长、16.5米宽,标准排水量4500吨、满载5200吨左右,而原设计的神盾舰和解放军的054A型护卫舰都是4000吨级的护卫舰。

具有相控阵雷达和作战管理系统,搭配垂发系统是现代防空舰的“标配”,目前台湾海军拥有的4艘基德级驱逐舰已垂垂老矣,面对解放军海军强大的饱和攻击能力,在暂时无法获得美制神盾舰的情况下,台湾地区海军过去二十年以来就在谋划自造神盾舰,从ACS计划到现在的神盾巡防舰想个没停,但一直以来都停留在纸面上。

神盾舰最为核心的是舰载相控阵雷达,“中科院”和岛内其他科研机构一点所谓的积累很显薄弱。

上世纪80、90年代,在美国技术支援之下,台湾自行研制了天弓1型和2型地空导弹,其采用的长白相控阵雷达曾让他们骄傲了好多年,但长白雷达最核心的收发单元(T/R模块)依然来自于美国的技术输出,其相控阵天线作为整体镶嵌在长12米、宽3米、高4米的拖车车厢上,对于舰载型来说体积依然超标。

据岛内媒体披露,由天弓三型地空导弹改进而来的海弓三型舰空导弹,今年1月在屏东县九鹏基地测试成功,但从地空导弹改为舰空导弹,特别是对采用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天弓三型来说,其导引头能否在复杂的海杂波中分辨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是一大技术难点,这和陆上作战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而可以增强神盾舰多目标接战能力的垂发系统,“中科院”更是从零开始接触,技术攻关难度极大,不得不在2014年向美国求购2套MK41垂发系统,但迄今尚未交付,台湾防务部门曾寄希望于使用自制垂发系统,发射用于舰队防空的海弓三型舰空导弹和由天剑二型空空导弹改进而来的海剑二型导弹,但海剑二型导弹最新测试,依然使用奇葩的箱式发射装置,显示垂发研制十分困难。

除此之外,一型排水量超5000吨的大型护卫舰,涉及的动力系统包括大功率的燃气轮机,即使采用较为保守的全柴联合动力,也涉及大功率高速柴油发动机,这些对岛内的工业基础来说也完全是空白,长时间以来他们对外援的依赖心理有增无减,看来最后还都会寄希望于暗度陈仓,去把东拼西凑的舶来品弄到手。

但就算如此,对岸规划的6到10艘神盾舰最顺利的情况下也要在2020年之后才能造出来,毕竟连一艘700吨的迅海舰,他们都酝酿了近10年,唯一的原型舰还被抓包各种缺陷,而到2020年,他们又将面对一支怎样恐怖的解放军海军,也许他们自己也知道,现今的壮胆更不可少。(作者署名:非著名键盘侠乌龙    公众号:wulongfangwu1 )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