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一个驱逐舰支队竟能同时向全球4大海域部署战舰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图说:6月22日,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与阿曼海军在阿曼湾进行编队运动演练。
在这个火热的7月,中国海军的全球存在感也异常火热。只单单看三大舰队之一的东海舰队,其下辖驱逐舰第六支队(下称“驱六支”)所属战舰竟同时被部署于全球至少4个海域!东海舰队官方公众号7月22日发布报道,本月,与共和国同龄的驱六支约5艘驱逐舰、护卫舰,同时在地中海、亚丁湾、东海、西太平洋等海域执行远航访问、护航、配合航母训练、战备巡逻等任务。
中国海军目前共有6个驱逐舰支队,除了驱六支,其他支队战舰也同时被部署于全球多个海域。随着我国军舰“下饺子”式造舰潮的不断延续,接收了大批新锐驱逐舰、护卫舰、综合补给舰、保障型舰船等舰艇的中国海军,正以实际行动向大国海军、远海部署方向迈进。
在此,我们仅通过公开报道,以驱六支一个驱逐舰支队7月份战舰部署情况为分析案例,一窥中国海军“远海护卫”战略的实施蓝图。

图说:7月18日,150长春舰(右)带领远航访问编队靠泊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口。
公开资料显示,东海舰队驱六支目前下辖驱逐舰5艘,其中150长春舰、151郑州舰、152济南舰、153西安舰为052C型;6月底刚刚服役的154厦门舰为052D型;护卫舰5艘,均为054A型,包括577黄冈舰、549常州舰、548益阳舰、578扬州舰、515滨州舰(去年12月服役)。这10艘驱逐舰、护卫舰均为中国海军最新型主战舰艇,驱六支装备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在这些舰艇中,于本月被派遣参与各项任务的有:辽宁舰航母编队属舰152济南舰,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指挥舰150长春舰,赴亚丁湾第26批护航编队属舰577黄冈舰、578扬州舰,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515滨州舰等。
其中最后一项仅为公开报道提及情况,实际则很可能不止滨州舰一艘隶属驱六支的战舰在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据中国军网英文网报道,6月底至7月初,滨州舰与东海舰队驱三支054A型护卫舰531湘潭舰组成编队,在西太平洋某海域进行战备巡逻。期间,编队实弹发射了鱼-8型火箭助飞鱼雷(反潜导弹),这也是该型反潜导弹清晰照片的首次曝光。

图说:中国军网英文网发布的照片显示,滨州舰、湘潭舰巡逻编队进行了鱼-8实弹发射。
作为辽宁舰航母编队属舰之一,驱六支152济南舰于7月7日至11日在香港昂船洲军港对市民开放。对于现代海军而言,除了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保护本国海外利益和海外侨民,进行出访、开放活动等也是职责使命的重要内涵。
在各项访问、开放活动中,海军舰艇可以最大程度展示自身软实力、影响力,对被访问地、开放地民众的心理影响巨大,也有助于融洽中外关系、军民关系。因此可以看到,近几年来,中国海军舰艇在大陆、香港等地举行开放活动的频率显著提高;对其他国家的访问也在常态化开展。

图说:7月11日,152济南舰结束在香港开放活动,离开维港。
驱六支150长春舰本月与远航访问编队一道,在通过苏伊士运河后,先后访问了意大利、土耳其。这支中国海军远航访问编队自4月23日从上海出发以来,沿着“郑和下西洋”时那条著名的古老航线,已先后访问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12个国家,并与其中一半国家的海军举行了联合演习。
这样的远航访问,除了加深与沿线国家人民和军队的友谊,展示中国海军装备最新建设成就,也是对海军舰艇部队远洋航行、作训能力的极大锻炼。
比如150长春舰编队于上月底、本月初对非洲国家吉布提的访问,就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对这个国家的首次正式访问。解放军驻吉布提后勤保障基地部队已经组建,基地建设也接近尾声。虽然150长春舰编队此次访问并未使用中国在吉布提修建的首个海外后勤保障设施,但此次访问和靠港显然为今后中国军舰的停靠积累了经验,对港口周边水文条件等也有了实质性了解。

图说:150长春舰编队结束对吉布提的访问后,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地中海。
驱六支577黄冈舰、578扬州舰,与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组成的第26批护航编队于4月1日起航,21日抵达任务海域与第25批护航编队会合交接,25日正式接替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
除了常规护航任务,第26批护航编队本月还执行了一项引起国外媒体关注的任务:中国海军赴俄罗斯联演编队舰艇合肥舰和运城舰,于本月初成功接受第26批护航编队海上补给。这次补给被国外媒体评价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亚丁湾海域开创的海外补给新模式,无异于在印度洋上有了一座移动的‘补给点’。”
赴俄参加联合演习的舰艇编队航程遥远,经过亚丁湾海域后,又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北上直至波罗的海附近海域。虽然舰艇编队拥有排水量2万吨的综合补给舰骆马湖舰,但它携带补给数量毕竟有限,在自身需要消耗的同时,为编队其他两艘舰艇进行油、水等后勤补给的能力受限。借用第26批护航编队进行油、水补给,提高了编队后续保障能力,也提升了整个编队连续机动能力。此次“接力式补给”的成功完成,减少了编队停靠他国港口补给的成本,也节约了航行时间。

图说:第26批护航编队开展海上航行补给。近处右边为黄冈舰,远处为扬州舰。
此次后勤补给方式的新模式,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有了移动的后勤补给站,使中国海军随时能使用在亚丁湾上的护航兵力做为支撑,能有效地应对相关区域突发事件需要。
中国海军利用在亚丁湾海域的护航编队为途经该海域的舰艇编队进行“大洋前置补给”是一种有益探索,对日后诸如此类的远洋行动有非常大的帮助。中国国家利益正向全球拓展,需要有随时能用的远洋舰艇编队提供支撑,而能否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是决定这一目标可否实现的关键。
通过对中国海军东海舰队驱六支下辖战舰7月部署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军每支舰艇部队都在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最大限度地用好出航时间,根据统一计划安排,锤炼远海、远洋部署、作战等能力。就像150长春舰7月17日晚在土耳其马尔马拉海海域(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对失控香港籍货运船“卡拉奇”号的救援那样,中国也开始迈入有事可问“我们最近的海军舰艇在哪儿”的时代了。(作者署名:百战刀)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