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最新驱护舰建造概览 中国建超40艘新舰数量第一

新浪军事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吴新建 编译
[知远导读]泰国“亚洲军事评论”网站2017年4月25日发表了阿利克斯·瓦伦提的文章:Frigate or Destroyer?。文章称,如果把水面舰艇与肉食动物类比,航母即为“海上雄狮”,巡洋舰如虎,驱逐舰似狼,吨位更小的护卫舰则像猎犬。鉴于国防预算和战略考量,大部分亚太国家更青睐后两者,将驱逐舰和护卫舰作为水面部队的基干。然而,最新建造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与传统意义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又有所不同,呈现出大型化和多任务性趋势。文章详细介绍了亚太地区最新护卫舰和驱逐舰建造计划。文章编译如下:
预算和战略因素正缓慢地将亚太地区的海军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负担得起驱逐舰的海军,另一类则是负担不起驱逐舰的海军。反过来,这也导致护卫舰和驱逐舰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护卫舰和驱逐舰之间的区别在于其排水量和预期任务。传统的护卫舰排水量在2000至3000吨之间,被认为是专门从事反潜战的小型作战舰艇。传统的驱逐舰排水量在4000至5000吨之间,不但能够用于反潜战,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搭载“反面作战”(Anti-Surface Warfare,ASUW)和防空作战武器,比护卫舰拥有更强的打击能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特南国际研究学院海事安全项目研究员科林·科赫(Collin Koh)说:“然而,时值今日,护卫舰和驱逐舰的任务界限已经变得模糊。”科赫先生补充说:“许多新的护卫舰已经开始具备更强的防空作战甚至反面作战能力,尽管它们仍然更适合反潜作战。”冷战结束后,国防预算持续下降,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安全和战略因素,从而形成了亚太地区的“水面战舰建造计划地理图”,并在次区域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界限。
澳大拉西亚地区的护卫舰和驱逐舰建造计划
科赫先生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继续装备护卫舰,但澳大利亚是唯一长期投资新舰艇的国家。”事实上,新西兰皇家海军装备了两艘护卫舰,但没有驱逐舰,也不打算采购任何类型的新舰。相反,正如澳大利亚《2016年国防白皮书》所概述的政府战略和国防采购优先事项,该国更接近于当前发生在中国东海和南海(由于中国在这两大水域的海域和领土主张导致)的“国家和大国之间的竞争”,并且特别关注“亚太地区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因此,澳大利亚政府目前有两个重要项目,即“防空驱逐舰”(Air Warfare Destroyer,AWD)计划和“未来护卫舰”计划。
通过防空驱逐舰计划,防空驱逐舰联盟(其中包括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澳大利亚国防材料组织采购部门,以及雷神公司和澳大利亚潜艇公司)正在建立3艘“霍巴特”级(Hobart)防空驱逐舰。“霍巴特”级防空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为7000吨,配备了BAE系统的Mk.45 127毫米主炮,雷神公司的“密集阵”Block-1B型近防武器系统。该舰的防空作战武器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该系统能够发射雷神公司的RIM-66“标准”-2型导弹(SM-2)和RIM-174标准增程主动制导导弹(舰对空导弹)。反面作战装备包括舰载波音RGM-84“鱼叉”(Harpoon)系列反舰导弹(AShM),反潜作战武器则是欧洲鱼雷(Eurotorp)公司生产的MU-90轻型鱼雷。
该级驱逐舰一共3艘,分别是“霍巴特”号(Hobart)、“布里斯班”号(Brisbane)和“悉尼”号(Sydney),最初分别定于2014年12月、2016年初和2017年中期交付,但是一些延误持续增加了该项目的总体成本,并推迟了交付时间。“霍巴特”号防空驱逐舰于2016年9月24日在南澳大利亚海岸成功完成了建造商海试,并将于2017年6月交付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而“布里斯班”号和“悉尼”号现在打算分别于2018年9月和2020年3月交付。
尽管“霍巴特”级防空驱逐舰建造计划已经延迟,但是澳大利亚国防部在2015年8月发布的新闻稿中称,“未来护卫舰”计划(该计划也被澳大利亚国防部称为“海上-5000”计划)已经提前。根据该计划,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将建造9艘护卫舰,以取代现役的8艘“安扎克”级(ANZAC)护卫舰。2016年4月,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有三家公司在2015年10月推出的竞争性评估方案(CEP)中入围。这三家公司分别是BAE系统公司,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厂(Fincantieri)和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Navantia)公司。BAE系统公司为其提供了26型全球战斗舰设计;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厂推出了已经加入意大利海军服役的“贝尔加米尼”级(Bergamini)护卫舰设计;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的发言人艾斯特·班尼托·洛佩(Esther Benito Lope)先生说:“该公司的设计是基于西班牙海军最新和最现代化的‘阿尔瓦罗·巴赞’级(Álvaro de Bazán)护卫舰,而且该公司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造舰经验,已经为西班牙海军建造5艘,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建造了3艘。”

图1、西班牙海军现役的“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
东北亚地区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建造计划
日本和韩国共同面临着朝鲜的弹道导弹威胁,朝鲜在8月份声称,现在已经拥有了能够打到美国的导弹。因此,日本和韩国的驱逐舰都配备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新版的“宙斯盾”(Aegis)作战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为弹道导弹防御提供指挥和控制。科赫先生还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拥有自己的‘中华神盾’,该系统强大到足以匹敌自己邻近国家的‘宙斯盾’系统,能够为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和护航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伞。”
在不断努力提高自信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还在不断的建造护卫舰和驱逐舰。关于后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已经设计了升级版“052C/旅洋-II”级驱逐舰,称为“052D/旅洋-III”级。据当地消息,后者的排水量可能多达7000吨,并配有包括346A型海上监视雷达在内的大量传感器套件。该舰配备了“鹰击”-18A/B反舰导弹和舰对地导弹,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红旗”-9舰对空导弹和反潜火箭。江南造船厂已经建成了该级战舰的前8艘,第9艘于7月28日下水。大连船舶重工船业有限公司也于2015年11月28日开始建造“052D/旅洋-III”级驱逐舰,首舰正在舾装,二号舰于2016年8月3日下水,三号舰预计将于近期下水。同时,在护卫舰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仍在继续建造“054A /江凯-II”级护卫舰。2016年6月8日,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建造的第25艘054A级护卫舰下水,而中国南方的广州黄埔造船厂建造的第24艘054A级护卫舰于2016年6月17日下水。

图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054A /江凯-II”级护卫舰
面对中国日益外向的战略态势,日本海上自卫队希望自己能够在该地区表现的更加自信,因此已经启动了自己的驱逐舰计划。“秋月”级(Azikuzi)驱逐舰有望取代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的“朝雾”级(Asagiri)驱逐舰。日本海上自卫队订购了两艘“秋月”级驱逐舰,正由三菱重工建造,据当地信息来源,“秋月”级驱逐舰的首舰将于2017年完工。关于该项目的信息很少,除舰艇排水量达到5000吨以外,只知道该舰将具备高性能反潜战能力,将配备燃气轮机-电机和燃气轮机联合动力(Combined Gas Turbine Electric and Gas turbine,COGLAG)推进器,并使用新的类型不明的海上监视雷达。
马修·卡里斯(Matthew Caris)是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全球顾问与咨询公司Avascent的高级合伙人,他说:“在过去十年中,韩国海军一直专注于采购有能力从事反潜战、防空作战和反面作战的高端舰艇。”因此,韩国国防采办项目管理局(DAPA)于2016年6月24日与现代重工签订协议,着手发展第二批次“世宗大王”级(Sejong Daewang)驱逐舰。这3艘新舰将是“世宗大王”级首舰的改装型,满载排水量10000吨,配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宙斯盾”基线-9作战管理系统和AN/SPY-1DS波段(2.3-2.5/2.7-3.7吉赫)海上监视雷达。舰艇的传感器套件还包括阿特拉斯电子公司(Atlas Elektronik)舰艏安装DSQS-21 BZ-M声纳和MTeQ拖曳式阵列声纳系统。在武器方面,船上配备了一套泰利斯公司生产的“守门员”30毫米近战武器系统、雷神公司的RIM-116系列舰空导弹以及一门BAE系统公司的Mk.45 Mod.4 127毫米舰炮。反面作战能力包括韩国LIG Nex1公司的SSM-700K“海星”(Hae Sung)远程反舰导弹和该公司的“玄武”-III(Hyunmoo-III)舰对地导弹。现代重工发言人吴正善(音译,Seon Jeong U)说:“目前,现代重工即将完成设计,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开始建造舰艇。”

图3、韩国海军现役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
关于护卫舰,韩国海军将接收8艘FFX-II(未来试验护卫舰-II)级护卫舰,该舰是韩国海军现役“仁川”级护卫舰的改进型,由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负责建造。FFX-II级护卫舰的满载排水量为3600吨,装备有RIM-166 Block-1型舰对空导弹、SSM-700K反舰导弹和金刚石-安泰公司(Almaz-Antey)的“天马”-2(Cheolmae Ⅱ)舰对空导弹。首艘FFX-II级护卫舰于2016年6月2日下水,将于2018年入役。

图4、韩国海军的“仁川”级护卫舰
南亚地区的护卫舰和驱逐舰建造计划
科赫先生指出:“相对于东北亚,印度仍然在南亚地区的造舰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巴基斯坦海军在退役冷战时期的驱逐舰之后,继续把护卫舰作为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重点建造。”然而,巴基斯坦没有任何正在进行的护卫舰计划,而印度正在继续建造其“加尔各答”级(Kolkata)驱逐舰,其前两艘舰是“加尔各答”号和“科钦”(Kochi)号,分别于2014年8月和2015年9月入役。“加尔各答”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为6800吨,由本土造船商马扎岗船坞有限公司建造。最后一艘“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钦奈”号(Chennai)于2016年底入役。2011年1月,马扎岗船坞有限公司还被选中建造4艘“维沙卡帕坦南”级(Visakhapatnam)导弹驱逐舰。据当地消息人士透露,“维沙卡帕坦南”级驱逐舰的排水量将达7300吨,并具有低雷达截面的甲板,同时保持“加尔各答”级驱逐舰的船体形式。
东南亚地区的护卫舰和驱逐舰建造计划
科赫先生说:“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都在建造护卫舰,因为他们认为驱逐舰太贵了。”新加坡目前没有任何正在进行的舰艇建造计划,菲律宾最近刚刚与现代重工签署了两艘护卫舰的建造合同。此外,印度尼西亚国防部于2010年8月启动了“西格玛”级(SIGMA)10514护卫舰计划,研发了“马尔塔迪纳塔”级(Martadinata)护卫舰。这两艘舰的合同被授予达门斯海尔德海军造船厂,该船厂与本地造船厂PT PAL合作开发和建造舰艇。2010年9月7日,“马尔塔迪纳塔”级护卫舰首舰完成了海试,荷兰达门斯海尔德海军造船厂首席执行官海恩·范·阿梅伊登(Hein van Ameijden)说:“由于荷兰达门斯海尔德海军造船厂和PT PAL公司的密切合作,我们将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两艘舰的建造工作,2017年1月完成第一艘舰的建造,2017年9月完成第二艘舰的建造。”
2013年8月,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和泰国皇家海军关于多用途护卫舰计划签署了合同,直到2016年5月18日,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才为泰国皇家海军预计接收的两艘护卫舰中的第一艘铺设了龙骨。DW3000型护卫舰是韩国海军现役的“广开土大王级”(Kwanggaeto Daewang)驱逐舰的现代化改进型,预计排水量为3650吨。目前关于该项目没有任何消息。此外,4月29日,俄罗斯泽廖诺多利斯克造船厂(Zelenodolsk Shipyard)为越南人民军海军追加建造的三艘“猎豹”级多用途护卫舰的首舰下水。这是2006年越南人民军海军和俄罗斯泽廖诺多利斯克造船厂签订的合同的一部分,该厂分别在2011年3月和8月向越南人民军海军交付了两艘“猎豹”级多用途护卫舰,即“丁天皇”号(Dinh Tien Hoang)和“李太祖”号(LiTaïToh)。该级护卫舰的最后两艘计划于2016年8月和9月交付,尽管自2016年4月来没有其他信息来证实这一点。
菲律宾海军的“护卫舰采购计划”(Frigate Acquisition Programme,FAP)自2013年10月发布以来,经历了一些重大延误,直到2016年8月才被授予韩国现代重工。根据该公司发言人吴正善先生的说法,2016年10月24日,该公司与菲律宾海军签署了建造两艘2600吨级护卫舰的合同,护卫舰的设计将基于韩国海军现役的“仁川”级护卫舰,这是一种较小的轻型作战舰艇。吴正善先生说:“预计现代重工一年以后将开始建造第一艘舰,并在合同规定的42个月内,大约2020年中期交付第二艘舰。”
未来趋势
亚太地区正在进行的护卫舰和驱逐舰计划看起来更像一张区域优先事项地图。虽然一些具有足够防御预算的国家正在建造护卫舰和驱逐舰确保自己匹敌邻国的海军能力,但另外一些国家更注重舰艇的创新设计和能力,这些舰艇正在缓慢地模糊传统意义上护卫舰和驱逐舰之间的区别。
事实上,鉴于亚太国家财政资源以及该地区经济情势的不确定性,亚太国家正在追求排水量更大的水面作战舰艇。例如,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霍巴特”级排水量达到了6250吨,远高于传统意义的驱逐舰;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054A /江凯-Ⅱ”级护卫舰排水量达到了3900吨,同样远高于护卫舰的分类标准。这种尺寸的增加使得海军不仅能够搭载更多的武器装备,而且还能凭借这些舰艇相对较小的力量执行各种任务。科赫先生说:“建造大型护卫舰和驱逐舰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未来的改造和中期升级而提供冗余,延长舰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护卫舰和驱逐舰变得更大,将具备更大的能力,从而适应建造商和买家设想的任务范围。”(作者署名: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