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略选择因中国军队崛起陷入困局 战备严重不足

新浪军事
新财年,美国防部将再一次面临战略选择:是把重点放在应对中俄高技术冲突的现代化建设上,还是放在扩大部队规模、提高战备性上。新版国防战略还在制定中,美三军和海军陆战队仍在寻求达成扩大部队规模、提高战备性、加强现代化这三个战略目标,但新财年的情况又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美国防部恐怕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战略需求的多样化给战略选择带来两难
中国和俄罗斯正在挑战全球秩序,且有能力建立复杂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有能力同美国在陆、海、空、太空及网络等作战域进行竞争。与美国过去25年间开展的地区性维稳行动不同,这种势均力敌的大国竞争对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开发部署最先进的技术,采用新的战争理论,利用分布式作战、远程精准打击等技战术迎击对手。美国防部已将目光对准高端竞争,但是在2018财年预算中,仍然不得不首先解决战备不足的问题:尽管对现代化存在紧迫的战略性需求,但各军种倾向于首先完善部队的力量结构和战备能力。为解决两种战略需求间的矛盾,美国防战略的最终选择可能是一种试图涵盖两种需求的“高低配组合”战略。

全球维稳承诺给战略选择带来牵制
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伊斯兰国”(ISIS)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肆虐以及中国在南海扩张等新形势,迫使美国部署更多军力进行响应。在欧洲,美国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ERI),停止从欧洲撤军,扩大与东欧盟国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合作关系,并开始重建基础设施,力图迅速加固欧洲的防御力量。ERI计划最初为期一年,现已持续到第四年,预计还将无限期持续下去;资金从原来的10亿美元增加到2018财年的43亿美元。在中东,美国对ISIS展开空袭,并逐渐停止从阿富汗的撤军。在太平洋地区,美国试图通过转移部署60%的海军力量来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应对中国海军日益增长的挑战。上述战略部署,实际上已同上任国防部长卡特提出的“第三次抵消战略”(力图建设抗衡军事强敌的先进能力)产生了根本性矛盾。

各军种战备不足问题给战略选择带来掣肘
如上所述,美三军以及海军陆战队均提出部队规模难以满足当前作战需求,因此倾向于以牺牲现代化为代价,优先建设军事能力及战备性。①陆军认为必须扩大部队规模,计划增加兵力14000人;虽然对先进地面作战和航空系统存在迫切需求,但没有资金启动任何新的现代化项目。②海军已经提出建造355艘舰船的新目标,远多于先前的308艘;和陆军一样,海军决定继续采购既有平台,以代替开发新的平台,甚至考虑重新启用已退役护卫舰。③空军在维持空中力量上体现出无可争议的需求,因此保留了计划退役的A-10机队,并计划对F-16C/D以及F-15C等传统战机进行升级和延寿。为此,空军进一步减少F-35的采购数量,2018年仅计划购买46架,远低于每年60架的采办目标,甚至考虑采购轻型攻击机,针对低威胁环境扩大低成本部队规模。④海军陆战队提出了将18.5人的兵力规模扩展到19.4万人的目标。

财政状况的不确定性给战略选择带来不稳定因素
过去,美军惯常采用“高低配组合”的办法来应对捉襟见肘的局面,通过构建具有先进能力的系统来应对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同时扩展低端能力规模来扩充军力。典型的例子是美海军上世纪80年代建造“宙斯盾”巡洋舰以应对同苏联的高端冲突,同时建造大量“佩里”级护卫舰来承担护航和前沿部署任务。但不幸的是,未来财政状况充满了不确定性,前景也并不乐观。特朗普政府未能在2017财年全面提高国防支出,也未能为2018财年预算达成协议,这将成为美军部队建设和装备现代化的不利因素。
来源:美国《防务头条》/图片来自互联网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袁政英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