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乌克兰答应卖大飞机技术转身就后悔?中国还得靠自已

新浪军事

关注

国产运-20服役之后,数量正在逐步增加之中,从已公开运20生产线照片看,已经实现脉动式生产,我军缺少大型运输机的局面正在改变,未来大型空中加油机平台与预警机平台也有望了。

我们不会止步,向更大的运输机发动挑战已成期待,我们花了不到10年时间,就成了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开始全面投产200吨级别军用大型运输机。

这事总让人期待乌克兰提供的支援,也不断有相关的好消息,乌方向中国转让发动机的协议签定,安225技术转让似乎已解决了,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所谓中乌的航空技术合作,处于初期的合作,许多细节合作尚没有出台,有关安124或安225的技术转让没有具体的实施。国内也没有超大型运输机项目立项之类的消息。

为什么不借着乌克兰提供的转让技术,开启国产超大运项目那?正当人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我们不够大胆之时,从乌克兰却一再传来坏消息,先是乌方对飞机制造商安东诺夫进行清算,随后乌地方法院冻结了中方在乌方发动机企业中的股权。

不用怀疑,乌克兰跟中国合作研发大飞机项目遭遇大困难。也许有人要说了,乌克兰不是说转让大飞机技术给中国,怎么转身就后悔了?这算什么意外的,相反是必然。类似于大型运输机这样的高端项目中根本没有捷径可走,不要指望别人帮忙了,还得靠自已搞。

以前中国被封锁时,把希望放到别人的施舍上,如今有了不小的成就,反而对自已失去信心,开始期待别人给予什么;这次的事情就是某些人抱着有捷径可走,只要花钱就可以得到的想法,没想到真无捷径可走,这也许是最大的成果。如果是真可以买回来的话,全球能造200吨以上大飞机的国家就不是今天的中美俄三国了。

也许在许多人的认识中,乌克兰为制造大型运输机的国家,可惜错了。自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实际上失去了生产大型飞机的能力,已完成一半的第二架安225中断后就没有恢复过,安124的生产也已中止,在失去俄罗斯的支持后,乌克兰没有生产一架新的运输机,安-70项目实际已破产。

乌克兰自已都无法生产出一架超大型运输机,凭什么说能助我们造出来那?乌方提供一些设计资料几乎没什么意义,完成运20之后,设计对我们已不算难算,解决了设计问题仅仅是开始!更大的问题是如何造出来,这需要大量的配套企业,大量的协作单位。

乌克兰的帮助相当有益,却不具有决定,除了提供设计经验之外,也就是组装的经验,其他事情依赖于我们,而不是别人。组装厂房要我们自已建,各类航空材料与设备等我们解决,各类加工设备等也要我们自已弄,乌方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既然这事依赖于我们自已,那么自然要好好考虑了,这不是一件小事,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我们不可能轻易决定上马项目,中国的发展一直是务实的,不可能学印度,拍脑袋作决定。(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用户6329452597 120
八字还没一撇,就被媒体拿出来满天吹,生怕美国不知道,这下好,其实都是被媒体搅黄的。
辽宁沈阳
回复TA
林中山民 89
当年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多么好好的战略啊,被一些小人骂的不懂经济!闭关锁国!你他妈“求求各位,帮帮我吧,有什么条件都答应,放弃国际共产主义、放弃国家主权争端、放弃社会主义、放弃兄弟姐妹、放弃能源、放弃国家军事装备、美国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解散兵工厂、解散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解散航天部、七机部、放弃汽车研究制造,全国重点生产成衣、袜子、旅游鞋、小家电、”
河南郑州
回复TA
鹤舞梅峰 64
乌克兰傻的离谱,光荣级、白天鹅、听俄美的不卖给中国,结果十几亿美元全部打水漂。这次再不搭上中国这趟顺风车,鸡毛都不剩一根!大飞机技术,不可能再和俄罗斯合作,美国也不要,欧洲有空中客车,不和中国合作,等着进博物馆吃灰尘?好好学学德国,抓紧中国市场,现在是欧洲过的最滋润的。
浙江杭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59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