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购以色列导弹毁约后又下新订单 将装备器其航母

新浪军事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月3日援引以色列《Israel Defence》报道,以色列的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公司(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 Ltd)日前发布声明称,印度国防部已经正式取消了采购总价值5亿美元的8000枚“长钉”(Spike)反坦克导弹交易。

印度原本订购的这型“长钉”导弹,最大射程800米,还是便携超轻型,所配导弹加发射筒也只有13公斤,发射控制单元为4公斤、热成像仪为5公斤,还有一个轻型三脚架,被认为可以在高原由轻步兵携带作战。

据印度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印方决定取消这笔交易是因为现阶段如果进口“长钉”导弹会对印度自己本国自主研发的武器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据说印度国防部下属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深信,今后3、4年内完全能够为军方提供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绝对媲美“长钉”,所以就不需要以色列的武器支持和技术转让了…(求此时拉斐尔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可是在此之前,这笔交易可是印度陆军对外军购的重点项目,而且谈了好多年谈得一点也不容易… 最终到2017年年中才谈妥,说是以5亿美元的价格,订购8000枚“长钉”,每枚单价超过6万美元,还要求越快交付越好…
结果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还大言不惭说自己很快就能造出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咳咳,都不用把“光辉”“阿琼”什么的拖出来“鞭尸”了,光是看看他们自己造的上一代,中型反坦克导弹“毒蛇”(Nag),从1983年开始搞,搞了30年,直到前几年才开始小规模交付… 所以现在他们口中的这个“3、4年”就拿出新导弹来,不知道是不是在期限后面少加了一个“0”…

不过你以为毁了约这事儿就算完了吗?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毁约不讲诚信,那还能是我们心目中的“典型三哥”吗… “三哥”可是永远不会让你“失望”的喔…
取消了“长钉”交易之后,印度并没有就此放过拉斐尔公司… 印度国防部又宣布了一个决定,说要从以色列采购131枚“巴拉克”地对空导弹,合同金额7200万美元。而这批“巴拉克”导弹和相关设备,还是由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有限公司制造… 据说是要用在还在无休止建造中的印度首艘国产航母上。嗯,陆军唱罢,海军又登场了,也是real佩服拉斐尔公司的抗压抗击打能力,为了挣点钱还是挺敢的…

说起来,以色列最近几年跟印度的军火交易可是不少,平均每年向印方出售1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而且去年还签署了将近20亿美元的大单。听说按照原先的计划,本来过几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还要亲自带着这些商务代表团去访问印度的。可是印度这来来回回的一折腾,也不知道会不会搞得人家总理不太开心…

而这次中招的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公司呢,是以色列第二大国有军工企业,也是全球百大军工企业之一,承担着陆海空天各种高科技防务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和供应。今天局座在“张召忠说”视频中为大家讲述的“铁穹”防御系统,就是拉斐尔公司研发生产的。(速速点击文章开头的视频收看呀~)


拉斐尔官网截图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月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后,以色列周边的紧张局势就在不断升级,位于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先后向以色列发射了至少20枚火箭弹和迫击炮弹。不过好在以色列有“铁穹”这面盾牌,才拦下了多数火箭弹,没有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

拉斐尔官网截图
“铁穹”第一次真正发威,是在2011年4月7日,在加沙以北、地中海边上的阿什凯隆,击落了一枚从加沙发射的火箭弹。在此之前,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用导弹去拦截火箭弹的先例…

后来到了2012年3月,哈马斯在4天时间里向以色列发射了200多枚火箭弹和迫击炮弹,而以色列在“铁穹”的护卫下,抵挡住了这片“弹幕”,仅有少数人受伤。而且在这次拦截过程中,“铁穹”是根据威胁性的大小安排优先级,对其中的40枚火箭弹进行了选择性的拦截,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

资料图:“铁穹”成功拦截火箭弹
再到2012年11月,从11月14日,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发动“防务之柱”行动,到21日停火。这8天时间里,“铁穹”又一次大战告捷。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总结说,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共发射了1506枚火箭弹,875枚打在了旷野,152枚没能成功发射,而在剩下的479枚“有效攻击”火箭弹中,“铁穹”拦截了421枚,还有58枚打到了市区… 也就是说拦截成功率达到了88%,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以色列军方直言,“铁穹”改变了巴以冲突的游戏规则…

资料图:“铁穹”拦截多枚火箭弹 特拉维夫上空开花
在“铁穹”的保护之下,现在别人再往以色列扔火箭弹什么的时候,以色列的老百姓都敢跑到大街上去看热闹了,网上到处都是以色列居民拍摄的“铁穹”拦截火箭弹的视频。要知道在没有“铁穹”之前,老百姓们最怕的就是火箭弹这种东西了。警报一响,就要赶紧往防空洞跑…

以色列民众围观“铁穹”拦截火箭弹
而促使以色列最终下定决心研发“铁穹”的最大原因,也就是这些火箭弹们… 火箭弹袭击至今都是以色列主要的安全威胁之一。在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期间,黎巴嫩那边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发射了大约4000枚火箭弹,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喀秋莎”,最终造成了四十多人死亡,25万人被疏散,1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当时的以色列倒是有防空导弹“爱国者”,可是面对这火箭弹迫击炮弹,并没有什么用处啊… 所以以色列后来就痛定思痛,开始研发专门拦截火箭弹的防御系统。

“不管‘喀秋莎’来自何方,总会有一束灿烂的火炬‘亲吻’上去,然后绽放出‘死亡之花’。”当年“铁穹”在进行实弹测试时,以色列电视台是这样描述它的。

“铁穹”这套防御系统是由侦测跟踪雷达、战斗管理与武器控制系统和导弹发射单元三个部分组成。可以拦截最大射程70公里的短程火箭弹和155毫米榴弹炮弹。

其中,多任务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对从来袭的所有高弹道火箭弹或导弹进行预警,可以探测、跟踪和预测来袭迫击炮弹或火箭弹的轨迹,并且精确地计算出它们的空间位置,从而迅速地控制拦截弹实施精确拦截。
而战斗管理与武器控制系统,在获取目标弹道信息之后,对来袭的目标进行分析。比如有多少枚导弹来袭?速度是多少?弹道是什么样的?分析清楚以后,就轮到导弹发射单元的拦截弹们上场了。

而且这套系统完全不受气象条件影响,什么多云啊下雨啊尘暴啊雾霾啊等等,都能顺利拦截。而系统装备都安装在卡车或拖车上,机动性较强,可以在12小时内迅速部署到发射阵地。部署妥当后,2分钟内就能发射拦截弹。

更重要的是,“铁穹”系统的交战时间非常短,堪称“秒杀”。在敌方火箭弹发射后5秒内,系统的雷达就能发现目标并传送数据,再过5秒就能建立一套可靠的目标跟踪路径。敌方火箭弹发射约15秒后,拦截导弹发射,飞行约20秒后,也就是在拦截前2秒,雷达导引头被激活,控制导弹实施攻击,导弹接近目标的速度大约为800-1000米/秒。也就是说,从“铁穹”探测到火箭弹来袭,到把它们打下来,时间可能只需要半分钟…

现在以色列已经发展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的一个全面的导弹防御体系,首先是用于拦截短程火箭弹的“铁穹”防御系统,其次是针对中远程火箭弹的“大卫弹弓”系统,最后是应对远程导弹的

正像《孙子兵法》里说的那样,“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局座说了,以色列这么小一块地方,周围就团团围着黎巴嫩、叙利亚、埃及、约旦什么的,一天到晚都是炸弹石头扔来扔去的,以色列倒是一直硬气着没输过,还真是有那么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意思…(作者署名:局座召忠)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