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打造我军轻型合成旅的中流砥柱

新浪军事

关注

在人民军队九十年的风雨征程中,曾装备过多种轻型机动车辆。解放战争中,托“运输大队长”的福,我军获取了大量美制“威利斯”0.5吨级轻型越野车与“道奇”0.75吨级越野车(也就是俗称的“中吉普”)等军用车辆。它们活跃在前后方各条战线上,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还广泛使用。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在北京西苑机场检阅以东北野战军第41军为主体的受阅部队

当时主席的检阅车就是一辆“威利斯”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全军第一次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随着苏制GAZ-69型轻型越野车开始广泛装备我军各部队,革命战争中缴获的各类杂式车辆逐渐退出人民军队装备序列。

在以上两个阶段,我军的轻型军用越野车由于基本均为缴获(仿制版“威利斯”只生产了很少的数量),数量较少,基本担任的是部队首长指挥用车,以及机关干部通勤用车以及侦察/警卫单位轻型运兵车的角色,很少有变形车。

直到1965年,经过几个型号的多轮样车试制,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BJ-212/212A型轻型越野汽车经批准定型,成为我军标准轻型越野车并大量生产,“北京212”或“212吉普”这个名字一直叫响到今天。

该武器最著名的亮相场景是经典电视剧《少年特工》

除指挥用、通勤用及少量运兵用之外,BJ-212系列也产生了一些变形车,如75式105mm自行无后坐力炮与红箭-8反坦克导弹机动发射车等。BJ-212系列轻型越野汽车陪伴着我军走进了21世纪,在此期间随着切诺基等几个合资车型的引进生产,北汽对其又进行了几次技术升级。本世纪初,212系列轻型越野汽车作为勤务车辆,被0.5/0.75吨级BJ-2022“勇士”所取代。

改进后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使用BJ-212A底盘,车上共有4枚备弹,是军改前我陆军步兵师/旅炮团反坦克导弹营的主力装备

铁甲猛士初试征

2002年6月,第7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东风汽车公司展出了一辆类似美制悍马的1.5吨级军用越野车,型号为EQ2050,此时命名为“东风铁甲”。2004年4月,“东风铁甲”又参加了北京国际军事后勤装备技术展览会,同时展出的还有原装美国通用悍马H1和沈飞公司生产的“沈飞猎鹰”1.5吨级高机动越野车。据当时东风公司参展人员介绍,展车使用了原装悍马底盘与部分零部件。

据央视《军迷淘天下》去年12月31日的一期节目披露,我军1.5吨级军用高机动越野车的研制正是于2002年启动。东风公司能在当年拿出样车参加北京车展,与直接引进国外成熟技术这种短平快的方案不无关系。

在此基础上一步步进行消化吸收与技术改进后,定名为“东风猛士”的EQ2050系列高机动越野车于2006年批准定型,并参加了2009年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

在此基础上,一代“猛士”衍生出多个型号的变形车,如深受空降兵与山地部队喜爱的PCP-001型82毫米自行速射迫击炮,空降兵装备的CTJ-02空降突击车,以及卫星通信车等二线装备。

在2001年爆发的阿富汗战争与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大规模正规战部分很快就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获胜而结束,但接下来的治安战却成为了至今仍未彻底落幕的一场漫长的消耗。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开始唱主角的美国陆军轻型战斗平台,经历了大量实战考验。

面对无处不在的大口径机枪乃至RPG的威胁,基本型HMMWV很快败下阵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悍马在实战中步步加强防护之路:美军的M1114系列“装甲悍马”逐渐替换了早期的型号,而近年来伊拉克政府军又力所能及地将其防护增加到了更“鬼畜”。。。。。。乃至让人怀疑它们还能不能跑起来的地步,当然,这是后话。

但对于全世界装备这类轻型战斗车辆的军队来说,如何在承载能力有限的底盘上兼顾防护和机动,已经成为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了。

轻型合成旅的“借东风”

转眼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某天,一张图出现在互联网上,图中是一辆此前从未见过的新式四轮装甲车,当时笔者脑海中闪过数个身影,法国的VBL,日本的LAV……直到猛然看到发动机格栅上熟悉的东风汽车商标,才猛然发觉,这辆车其实比它们都稍大一些。

又过了不久,网上逐渐出现了更多照片,其中还包括型号不同但大小类似的轻型装甲车,这显然是在进行型号对比试验,最终东风方案胜出,成为了我们所熟悉的第二代“猛士”防护型高机动越野车,也就是俗称的“装甲猛士”。

第二代“猛士”防护型越野车分为标准轴距与长轴型号,短轴的CSK-131型防护突击车与长轴距的CSK-141型防护突击车,按照部队提出的“平原地区助攻,丘陵地区主战,山区地形代步”要求,该车在保持原车机动性能的同时,其防护标准达到车体侧面可在100米距离上防御PKM机枪发射的7.62*54mm子弹的水平。

长轴型CSK-141防护突击车后门为上下对开式,下半边跳板有利于步兵班战士快速上下车

随着“装甲猛士”的不断换装,我军开始出现了一些装备结构不同于以往的新型部队。比如在“跨越-2016·朱日和E”演习中,参演的红军部队既不是“五对轮+四对轮”的“四旧”组合,也不是96A+04A的“红色新贵”:这支来自中部战区第65集团军的某机步旅(现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除该部坦克营装备51辆ZTZ-96A主战坦克外,机步营的车辆平台均使用CSK-131/141系列防护突击车。

在本轮陆军集团军调整改革之后,重新组建的13个集团军下属合成旅,主要分成重、中、轻三种主要装备类型。其中以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为代表的轻型合成旅,其主要装备就是CSK-131/141系列防护突击车。这样一来,其换装成本和周期显然要低于重型和中型合成旅,不失为一种让军改前装备落后的摩步旅快速实现机械化的手段。

从配属的各类装备发展完善程度来说,重型合成旅最全面,完全可以参照中部战区陆军某师的标准制定装备表;目前还欠缺伴随防空等支援装备的中型合成旅次之;而轻型合成旅受限于平台,其配属装备目前还较为缺乏,但“薄皮脆壳”的它们,某种意义上对支援火力的依赖比前两者更甚。。。。。。

新长征路上的猛士

重型旅与中型旅合成营装备的PLZ-10与PLL-05型自行迫榴炮,从部队最近的训练及换装动态来看,120迫榴炮十分受部队欢迎,是各合成营优先换装的装备

理论上说,轻型合成旅的主要使命是依托其自身高机动能力,快速到达敌军薄弱部位,实现快速打击,对于传统攻坚任务的考虑并不太多。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并不总会有那么多软柿子捏。“跨越-2016·朱日和E”的悬殊战损比已经很直观地说明了(尽管有战场环境影响),轻型合成旅想要在战场上打开局面,特别是承担预想中快速完成要点夺控等重大任务,还需要在战法和装备上进一步创新才行。

还是以参加2016年朱日和对抗的那个旅为例,该旅麾下,除了从摩步旅转型时留下的五连制坦克营和炮兵营——这些显然并非采用“猛士”底盘的重装备之外,其余合成营,无论是自身的身管直射火力、还是炮兵支援火力都很匮乏。

目前,轻型合成营里的二代“猛士”防护突击车的固定武器为QJC-88/QJZ-89型12.7毫米车载机枪(长轴版CSK-141带遥控射击功能)与QLZ-04式35毫米榴弹发射器。虽然好不能和装备先进步兵战车的合成营相比,不过也基本与使用63/89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或92式轮式装甲车的部分重/中型合成营相当。

PF98式120mm火箭筒也经常出现在“装甲猛士”上加强直射火力(此车可能是早期原型车)

但后者营属炮连的PLZ-10/PLL-05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提供的支援,远非PCP-001型82毫米速射迫击炮能够相比,更不要提旅炮营的各型车载/轮式/履带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攻坚压制效能了。车辆防御能力不足这种先天问题,可以依靠战法弥补,比如夺控要点后更多依托建筑与工事进行防御等等;但火力不足的问题就很难绕过去。

大概正是为了迎合轻型合成旅发展的要求,2016年下半年,第三代猛士防护越野车面世。该车明显增大了车身尺度,其通用卡车底盘型号(三轴版本)也一并亮相。整车重量进一步增加,载荷能力也大幅提升至2.5吨以上,足以媲美过去的一些载重汽车。

这种进一步丰富基础车型的思路,比较类似美军新一代轻型战术车辆J-LTV(上图)。而整车的放大,特别是三轴卡车底盘型号的出现,使轻型合成旅无论是增强车载直瞄火力,还是进一步丰富火力支援/后勤保障装备都成为了可能。

果不其然,就在前不久,一款基于双排座版本三代猛士防护型通用底盘的车载120毫米迫榴炮曝光。与PCP-001型速射迫击炮相比,新型迫榴炮的打击距离从5千米左右增至近10千米甚至更多,这意味着轻型合成单位将拥有接近重/中型合成单位的支援火力,更远的射程意味着更加充裕而从容的战时机动能力。

依托较大的承载能力,这种通用底盘不仅可变身为驮载红旗-10改进型近程防空导弹、122毫米榴弹炮等多样化支援武器的载具,也能为轻型合成部队托起一套运输、通信、防化、卫勤等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拔点夺控任务。

而本号之前在不是“鳖背隼”也不叫直18,直8想成为空突旅的菜还有多远一文中,还曾谈到过“宽体直-8”运输“猛士”系列的前景。更强的“三代猛士”,无疑将让空中突击部队快速突击的矛头更加锋利。

(作者署名:扬基帧查站)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