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趣谈解放军战机单双座搭配使用:苏30配不上苏35?

新浪军事

关注

随着前一阵央视的公开报道,其前身素有“南霸天”之称的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改装苏-30的事儿总算被“军迷界”承认了——尽管这事儿其实也一年有余啦。总之我军首个苏-35部队到底搭配啥双座机这个话题,可算是尘埃落定了。

和苏-30同一单位的苏-35。611所:这战术编号简直让人窒息

尽管这种搭配和俄罗斯空天军使用苏-30M2(基本等于苏-30MKK自用版)而不是苏-30SM搭配苏-35S如出一辙,还是有很多吃瓜群众觉得,还在用倒卡天线雷达、木有矢量发动机、木有衍射HUD(平视显示器)的苏-30M2/MKK配不上苏-35S。这时候我就得说一句了:

咱们先从飞行员改装的角度谈起,首先苏-35S和苏-30M2/MKK均为常规布局,气动上跟三翼面的苏-30MKI/SM不是一个路子,这就决定了手感上的先天差异,不是一句“都有矢量推力”就能顶过去的。雷达辣鸡?哎呀苏-35也就用个PESA,没那么高端,你到单座机上再玩也是一样的嘛!没衍射HUD?你看看苏-35有那玩意儿嘛?

说到HUD的事儿了,飞行员改装新机有个重要环节叫做座舱实习。而伊尔库茨克系和共青城系的“侧卫”在各自单独发展十几年之后,在座舱布局上已经演化成了两个差别很大的流派。从飞行员的操作习惯出发,苏-30MKK也更有优势。

印度女防长体验104中队的苏-30MKI前舱,注意这是一架还未更换衍射HUD的早期批次

俄军苏-30SM的前舱,仪表有所调整,但总体布局相比苏-30MKI变化不大,HUD已经更换

从苏-30MKK到苏-27SM再到苏-27SM3最后到苏-35S的座舱布局,还真的是“不忘初心”

从后勤保障角度出发,从自家的苏-30机队“抽壮丁”也是好处多多,毕竟我军也没说要买后续批次的苏-35,要是为了24架苏-35还单独弄6-8架苏-30SM。。。。。。虽然我挺支持没事儿恶心印度一下,但这么干就没必要了。加上在俄罗斯受训的我军飞行员在飞上苏-35之前就是在苏-30M2上进行体验,总之这算是照方抓药、顺理成章。

作为全世界第二大“侧卫”系列歼击机用户,我军“侧卫”部队单双座机的搭配也有自己的“花活”。比如在“金头盔-2017”中就有这么一景:由于“原配”苏-27UBK这些年使用强度过大、逐渐老化,参赛的两个歼-11歼击机单位均使用歼-11BS作为搭配单座歼-11使用的双座机。

和歼-11相比,歼-11BS从飞控系统、座舱布局到航电武器、动力系统都完全不一样,这虽然使得平时的改装训练颇有点“学车用的是帕萨特、然而上路开的是桑塔纳”的蛋疼感,但通过国产数据链的加改装,两者在演习中配合起来却有一些奇特的效果。

就在本届“金头盔”中,这俩单位利用歼-11BS雷达和中距弹性能更好,而且多一个人便于指挥,而歼-11的机动性和格斗弹更出色,还有R-27ET这种暗器(F-15含泪点赞)的特点,搞了套歼-11BS远程指挥超视距输出+歼-11低空埋伏突破中距打近战的战法,反倒给清一色歼-11B/BS的海军航空兵某旅好好上了一课。

而在我军另一款主力三代机家族歼-10身上发生的事儿,则正好是反过来的。目前搭配歼-10B/C的双座机仍然是歼-10S,前者和后者在飞行性能、座舱布局和航电武器上的差别,虽然还没大到歼-11和歼-11BS那种程度,但也是越来越明显了。个人觉得,随着歼-10C继续生产装备空军一线部队,双座机的档次还是得跟上的,用歼-10S指挥歼-10C。。。。。。明显没搞头。

在全世界第一架米格-21首飞61年后的2017年,最后一批歼教-7A交付我军——从原教旨主义的角度说,这大概也是全世界最后一批“正统米格-21”。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们这批飞机,还是在2010年歼教-7A停产之后过了几年复产的。

大伙一定要问了,“山鹰”不都已经投产好几年了吗?为啥还要重新生产歼教-7A呢?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都知道当年咱们空军是靠七爷八爷撑起来的,然而细细算来,其实主力还是七爷。如今这七爷多到啥地步呢?强如军改,都消灭不了这么老些“低端机口”啊!

既然一时半会儿不能像消灭强-5一样消灭歼-7,那就得接着用。问题来了,机队里那些纯三角翼还没有全向雷达告警的歼-7B/H,岁数基本比我都大,机体剩余寿命挺辣眼睛的,平时真得省着点用。然而现在都讲“二代机部队要有三代机意识”,大家还得多飞多练。改完旅之后,特别是那些训练旅里的飞行员又多了,再不弄点双座机,大家的飞行小时数还咋上去?

“说得太对啦!赶紧下单啊!俺们都盼着山鹰哪!”

“一帮低端机口吵吵什么!瞅瞅这老些屏幕,你们也不撒泡航油瞅瞅自己,用得着吗!”于是乎全世界最后一批正统米格-21就这么诞生了。

相比之下,“超级放大米格-21”歼-8系列的双座机故事也非常有趣。由于并没有双座歼-8这一物种——在中国航空工业6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它和歼-20之外,我军还真没有第三种不带双座型的量产型战术飞机家族——所以当初歼-8白天型服役的时候,没话说,男子汉,上歼教-6!

按理说,研制的时候就考虑给七爷八爷飞行员做改装训练的歼教-7在1988年定型之后,歼-8部队就该和歼-7部队一样换它了,然而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虽说论飞行性能,那当然是歼教-7比歼教-6更接近八爷一点(但其实也不怎么像),但由于当时的训练体制问题,新飞行员到了部队改装歼击机的时候,很多时间还得花在基础科目的技术打磨上,这些双座机更多起到的是一个“超级模拟器”的作用,比如今儿的教学科目是单发停车处置。。。。。。歼教-7你给我整一个?

反正无论是歼教-6还是歼教-7,都没法像其他型号的同型双座那样配合八爷作战,也就没那些高级战术科目飞,那么用啥不是用呢?所以尽管飞行性能不如歼教-7,但在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分单位,歼教-6作为“八爷伴侣”一直用到了歼-6家族整体退役的那天。

特别是我们老沈空,那是非常有男子气概,空1师从1982年改装歼-8那天开始一直到2004年换装歼-8F,歼教-6一直是“八爷伴侣”,直到2006年以后歼教-6才彻底拉倒。而作为光荣的“空一师”。。。。。。的小弟,自打我们团换装国产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其实就是老大哥把用剩下的歼-8E丢给我们之后,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我至今还记得十多年前那个秋日的下午,在师修理厂一架拆了后机身要换发的歼-8E座舱里,我边啃着发小从食堂顺过来的包子边兴奋地问:“我说,瞄准具底下写的这个‘甲弹’和‘乙弹’是啥玩意儿啊?是不是啥保密型号?”

这位如今正随新单位改装国产某新型多用途重型歼击机的发小,当时坐在登机梯上摇了摇头,“啥啊,霹雳-2甲和霹雳-5乙呗!为了这个霹雳-5乙,我爸上半年还带人去沧州听了老长时间课,你说指望这玩意儿,能干驻韩美军的F-16?”他悲愤地敲了一下蒙皮。

“我觉得我们还是先合计啥时候能把歼教-6换完,再扯咋干美帝国主义比较靠谱。”瞅着右边一架同样拆了后机身、等着换发的歼教-6,从来都是身体倍胖吃嘛嘛香的我,却感觉今天的包子都没以前好吃了。

言归正传,包括我们团这样后来从二手歼-8E改装二手歼-7E的屌丝在内,空军其他装备八爷的部队陆陆续续都换了歼教-7,然而海军却独树一帜地在其目前唯一保留的八爷单位里换了“山鹰”。当然这事儿也说得通,混到现在的八爷,谁还没点超视距的本事,要两架座舱里带点显示器的教练机过分吗?再说了你是大改米格-21,我也是大改米格-21,简直天生一对。

不过“山鹰”和“猎鹰”这俩干了这么些年,在飞行学院里,“山鹰”笨鸟先飞占了大头,而在空军飞行训练基地,性能更好的“猎鹰”渐有平分秋色之势;唯独在海军这儿,“山鹰”借着八爷首先进入了作战值班部队。那么“猎鹰”能不能也混成作战部队的双座机呢?

  “山鹰”和“猎鹰”编入飞训基地,包括基地内大量的歼-10S和歼-11BS,都是检验空军新型训练体制效能的一部分  “山鹰”和“猎鹰”编入飞训基地,包括基地内大量的歼-10S和歼-11BS,都是检验空军新型训练体制效能的一部分  

我知道你们在想啥,但我真不觉得歼-20会在除了飞训基地之外的地方跟“猎鹰”混编。现代高级教练机跟歼击机同型双座版的用途差异非常大,“猎鹰”的飞行特性能够满足训练符合四代机部队需要的飞行学员就可以了,剩下的事儿就像强敌那样,交给歼-20自己和现代化的模拟器去干吧。(作者署名:扬基帧察站)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