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为何不用歼20作航母舰载机?参考美军经验不会错

新浪军事
国产航母进程一再加快的背景之下,有关下一代舰载机讨论热度一直没降温,有关歼20与歼31的争论也一直不断。目前许多人对歼20上舰抱有很大的希望,也找到不少证据,比如:歼20比歼15更小,比歼31更先进等。

歼20
可是有关歼20上舰说法,一直为传说,不见于官方文字,相比之下,有关歼31上舰的说法可在一些官方说法中出现,解放军为何不用歼20给航母作舰载机?美军已经给我们提了一个醒,F22也一样没有上舰,也被性能差得多的F35C淘汰掉了。如果苏57战机问歼20:你为何不上舰母?那么歼20可以回答:没发现F22也没上舰吗?一个对歼20非常不利的局面。
许多歼20的支持人,一直在回避一个问题,舰机适配性。这才上歼20无法上舰的关键问题,也是F22没能上舰的原因所在。

歼31
歼20与F22的优势在于个头更大,从而拥有更多的内部空间,可以有更大的油箱,从而航程更远,更大的内置弹舱,载弹量更大,也可以安装更大推力的发动机,速度更快,这个属于先天性的优势,也是空军相中它的原因。但是在舰上使用却成了问题,航母空间非常有限,比如:舰载机机翼可折叠就是为节约停放空间,歼31的个头更小,更能适应航母狭小的条胜,更利于起降,搭载量也更多,这就是一个优势是歼20没法比的。
目前的辽宁舰与002号个头也较小,如果搭载歼31,不仅可以装的更多,而且适应性更强。而且,歼20属于重型战机,空机重量过大,在没有弹射器的情况下起飞,受到的限制更大,这不利于其发挥性能,连着舰动作也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对航母使用不利。

国产航母能否适合歼20使用?
航母作战要不与陆基作战不一样,首要任务是保护自已及舰队安全,重点为构建一个制空防御圈,其大小涉及到一系统的技战术问题。航母防御圈理论上越大越好,实际却不行,甚至是麻烦。
防御圈越大,需要的空中执勤机越多,这会造成有限的兵力消耗过大,也会失去有效的支援,一旦有事,航母甲板上的值班机从起飞到投入战斗,所需时间长短相当重要,5分钟到位与10分钟到位,那差别不是一点半点。也因此,美军航母通常只设定一个300公里左右防御圈,我们即便再大一点,歼31的航程也够用了,歼20的大航程显不出优势。

F35为什么能被美国海军选中,为何没人提那?
歼20要保持隐身优势,只能使用内置弹舱挂载,那么多种型号的反舰或对地弹药等加挂不了,如果使用外置挂架,又无法保持隐身--本身最大的优势,那么歼20上舰的意义何在?
这属于歼31与歼20都存在的问题,谁也占不到便宜,而且它们的主要任务为制空作战,这时载弹量大就算不上优势,制空作战不靠载弹量大来取胜的。

歼20不是合格的反舰攻击机
总上所述,在舰母使用要求之下,歼20对歼31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劣势反而更明显,舰载机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选那款更合适航母使用。(作者署名:浴火)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