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红海行动坦克炮弹命中半天才炸太假?其实这样才真实

新浪军事

关注

《红海行动》虽然好评如潮,确实引领了中国军事片的新风潮,但如果对于影片中一些小细节再注重一点的话,或许影片会更加好看。

军迷观众注意到了,在坦克大战中,双方坦克居然都一直在使用人员杀伤榴弹互相轰击。而有的文章解释称一发榴弹就算不能击穿坦克也能够将乘员震晕,似乎这种榴弹成为了万能弹药了!但其实,用这种坦克炮射的榴弹打坦克毛用没有。

图片:被多发OF-19杀伤爆破弹击中的T-72炮塔,除了留白点其实什么用也没有。

影片中第一次出现这种榴弹的场景是在恐怖分子营地里。我们可以发现蛟龙突击队队员选择了一发OF-19型125毫米尾翼稳定杀伤爆破弹(HEF-FS),这种弹又被称为杀伤榴弹,主要用于打击敌方人员或软目标。

该弹平时折叠弹翼,发射后4个尾翼向后外折90°以稳定弹道,弹体内部填充了3.15公斤的TNT炸药,依靠爆炸后的破片杀敌,基本上相当于一枚122毫米的杀伤榴弹。

图片:OF-19尾翼稳定杀伤爆破弹。

对于影片中这发炮弹为什么撞断几根立柱还没有爆炸,而是在子弹时间中展现了最大效果后,才像一枚凝固汽油弹一样爆出了大动静,震死烧死不少敌人。有作者曾经解释称这是因为炮弹发射后距离太短,引信还没有解锁,所以炮弹没有立即爆炸。

图片:影片中恐怖分子的M60A1(ERA)坦克使用的M494型曳光杀伤弹(APERS-T)。

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电影中的场景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导演也是做过功课的。

OF-19杀伤爆破弹的引信有3种模式,一种是默认模式,引信时间0.01秒,也就是在撞击目标后开启引信0.01秒后爆炸。按照OF-19杀伤爆破弹850米/秒的飞行速度,0.01秒够飞行8.5米呢,和影片中的场景较为相似,也说明了导演是作了功课的。

而第二种模式主要是为了打击轻型装甲目标或土木工事的,这种模式下引信时间长达0.1秒,主要是为了在穿透轻装甲或土木工事后在里面爆炸增大杀伤力,而不是一碰触到就爆炸。不过这个模式需要坦克手人工用专门的钥匙沿轴转动炮弹引信。

这种OF-19杀伤爆破弹还有一个奇葩模式,引信时间只有0.001秒,也就是说一碰到目标就爆炸,在下雨时碰到雨点都可能爆炸,非常敏感。

图片:影片中T-72BV使用OF-19杀伤爆破弹对无防护的恐怖分子造成巨大伤害。

当然,这种杀伤爆破弹主要靠冲击波和破片杀敌,不可能像电影中搞得像稳压弹爆炸一样。

那么影片后面的坦克战中,仍然用这种爆破榴弹互相对轰在真实环境下能不能击毁坦克呢?当然不能,什么榴弹击中坦克后乘员会失去战斗力之类的,都是指152毫米以上大口径榴弹直接命中坦克顶部装甲的情况,比如一发155毫米杀伤榴弹装药普遍都在10公斤TNT爆炸的级别,自身弹重也在40多公斤以上。

而坦克炮自己发射的125毫米杀伤爆破弹装药只有3公斤,105毫米的杀伤弹装药更少,除了能够给坦克装甲留下白点,隔靴搔痒外什么也干不了。当然破片对坦克附件和暴露在外的坦克乘员还是有杀伤力的。

图片:打坦克还得靠穿甲弹,这是125毫米穿甲弹击穿效果,穿甲厚度相当于500毫米均质钢装甲。

所以,无论是T-72BV使用的OF-19杀伤爆破弹,还是恐怖分子驾驶的M60A1(ERA)坦克使用的M494型曳光杀伤弹(APERS-T),都不能对坦克装甲造成损伤。

但其飞行速度相对较慢,仍然能够触发爆炸反应装甲。当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而已!

图片:M60A1(ERA)上的爆炸反应装甲,就算没有这些杀伤榴弹也打不穿坦克。(作者署名:虹摄库尔斯克)

热门评论

呼啸39450 99
电影就电影干嘛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
浙江台州
回复TA
小白兔563 30
昨天看了,整个氛围不错。但就是太血腥,恐怖,有点受不了。另外,中国军舰除了拦截炮弹,无人机去自杀外,没有发挥啥先进武器的作用。几乎都是特战队员拿着轻武器跟敌人飞机坦克大炮较量,没有畅快淋漓的感觉,小郁闷
山东烟台
回复TA
马各小盒 23
说拍的不好的,你们别看,自己有本事拍一部去!好电影是一门艺术,好比你们去看梵高的「星空」,怎么不说自己看到的星空根本不是那样子的?看洋鬼子的超级英雄满天飞,怎么不觉得那很夸张?
广东深圳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89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