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培养歼16歼10C飞行员要多久?比以前少数百小时

新浪军事
3月11日,央视军事频道对中国空军全新战斗力生成模式进行了报道。与过去相比,空军现在培养1名具备作战能力的三代战机(含3.5代)飞行员和轰炸机长,节约飞行时间数百小时,节省经费数千万元。很多部队现在基本是当年接装当年完成实弹打靶科目训练,当年就能担负战备任务。央视还配发了装备国产歼-20隐身战机部队的新画面。就歼-20而言,虽然是空军接收的第一款四代战机,却也是前年底接装,今年2月就宣布列装作战部队,耗时1年多一点。

央视报道歼-20战机部队新画面。
近年来,四代机歼-20,3.5代机歼-16、歼-10C等新型战机批量装备空军航空兵部队。以往由二代机改装三代机时,接装空军部队主要仍是在机械化框架内进行改装,新机相比老机“看”得更远,机载武器打得更远,但是在体系化、信息化作战方面并无本质变化,在人工智能方面更是从未涉及。然而,就是这样纯机械化的改装,以前一名二代机飞行员要想转型成为合格的三代机飞行员,可能要耗时两三年甚至更久。现在,中国空军把这一时间缩短了约2/3。
在歼-20、歼-16、歼-10C等基于信息化体系作战理念研制的新型战机出现后,中国空军意识到老的改装训练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新装备,所以开始编写新一代军事训练法规。中国空军第一家同时装备四代机、3.5代机的单位是空军试训基地,这个基地为新训法的产生立下了汗马功劳。基地多名飞行员能够通飞歼-20、歼-16、歼-10C战机,并在不同机型的切换飞行训练中,不断测试新机优点和缺点,对厂家提出修改意见,为后续换装部队积累使用经验。


空军试训基地同时装备了歼-20、歼-16、歼-10C战机。
在1年时间里,空军试训基地完成了歼-20等新型战机的基础飞行、编队训练、特技动作、夜航、自由空战等科目训练。在战机具备战备值班能力之后,试训基地又立刻开展了歼-20战机的超视距空战,实弹打靶等实战化训练,其中空战训练还完成了昼间、夜间全天候训练。只是由于试训基地本身并不承担战备值班任务,所以中国空军一直到飞训基地装备歼-20战机后,才宣布其列装作战部队的消息。
歼-20战机在装备部队后形成战斗力的速度惊人,歼-16等3.5代战机的速度更快。公开报道显示,歼-16战机于2015年装备空军,两年来已经装备至少5支部队,其中3支为战区空军下辖一线航空兵旅。歼-10C战机于前年开始装备空军。但是,歼20、歼-16、歼-10C战机的换装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有当一支部队换完后,才轮到下一支部队。
现在空军的换装方法是几支部队同步开始换装,一批换装的数量大约为1个飞行大队。

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已换装歼-10C战机。
这样的“多点换装”方法,有利于同一时期在多个战区形成新型战机新质战力,同时换装部队由于是一批批接收新机,对正常训练、战备任务的影响也相应减少,对提升空军整体作战能力有较大益处。
除了国产新型战机,中国空军引进的苏-35多用途战机形成战斗力也只用了1年零2个月时间。飞行员改装新型战机时间大幅度缩短,是与接收新装备一样重要的战斗力所在,中国空军在这一方面做得同样出色。(作者署名:百战刀)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