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军人后事如何处理:俄军不用金属棺材美海军直接海葬

新浪军事

关注

中国南海最大兵力集结的背后

战争就会流血,流血就会出现牺牲,那么处理烈士遗体就成为他的战友那些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了:毕竟遗体这玩意既不好看也不好闻,如果处理不好还会更不好闻。所以如何处理和安置烈士遗体在每个国家的军队里都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美军的处理方法是:先马上用裹尸袋将遗体包起来,防止血水渗出来。随后迅速寻找冷藏设备,将遗体冷藏起来。在经过接下来的清洗和整理后,还会进行遗体告别仪式,至于接下来的处理方式,除了在执行航海任务的海军水兵是把遗体丢进大海海葬外,其余军兵种都是尽可能快地用飞机把遗体运回去并且将遗体安放在军人公墓里。而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这么个流程,但具体的处置上有点区别。

前苏联军人的那块帐篷布可真的称得上是“多用途”了:你可以拿他搭帐篷、当雨衣,也可以双折后当作简易担架。假如你不幸牺牲了,它就是你的裹尸布。随后,遗体会迅速得到清洗和整理、换上崭新的军装。随后会被马上装入一口锌皮棺材里(如果你看过《锌皮娃娃兵》),接下来,棺材会被焊死。但郁闷就郁闷在,苏联解体以后,东正教的牧师纷纷表示“金属制的棺材会困住士兵的灵魂而使得他们无法上天堂”,于是俄军就把棺材又换成了木的。

由于有些情况下烈士的数量可能会很多,因此完全靠装棺材土葬是不大现实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选择火化了:毕竟可保存性要比装进棺材的遗体好得多,体积相较之下也要小得多。而按照国际惯例,火化后的遗体内假如有弹片的话,是要一起装入骨灰的。

不过,这些情况都出现在烈士遗体尚可分辨的情况下。假如因为爆炸、燃烧的缘故导致了遗体无法分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给他们设立一个合葬墓。但也有例外:有一种情况是将所有遗体火化后,按照遇难的人数分成相应的等份来处置。

海葬是全世界水兵通行的葬礼,一般来说只适用于那些在战争中牺牲在船上的海军军人:不过也有例外,例如纳尔逊的灵柩就安放在大教堂里。而在西方国家,在室内安放灵柩也是一种传统:例如拿破仑的灵柩就安放在荣誉军人院。

当军人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就要学会像迎接明天的太阳那样去迎接战争了。而战争除了壮烈与荣誉外,也有流血和牺牲。看了这些,你还觉得军人命运平凡吗?(作者署名:迷彩派)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zy481 1
没成炮灰的再二次加工
江苏南京
回复TA
外号的春天红 1
向所有为国家利益牺牲的军人致敬!
西藏阿里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