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伊尔76运输机为何突然坠毁 或与超载有关

新浪军事

日本战后海外出兵对我有何启示
非洲阿尔及利亚一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4月11日从首都阿尔及尔郊外一座空军基地起飞后不久坠毁,造成257人丧生,包括10名机组人员,遇难者大部分是军人和亲属,生还者寥寥无几。这是阿尔及利亚历来最严重的空难,目前军方已成立小组调查坠机原因。
据阿尔及利亚国防部消息,从阿尔及利亚北部布法里克空军基地起飞后不久坠毁在附近的农田里,坠机地点距离阿尔及尔西南部约25公里。

可以看到,飞机断裂,就剩后半段

飞机坠毁,燃油起火,冒出浓重黑烟
现在问题来了,伊尔76运输机啥飞机,平时飞行记录如何,为何会突然坠毁?
从伊尔76是一种4发军用运输机,飞行安全记录良好,从实际情况来看,4发飞机天生具有安全余度大的特点,很少因为一发问题而坠毁,这也是世界各国对于远程军用运输机纷纷采用4发设计的理由。
让我们看看伊尔76的简单情况:
伊尔76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1975推出的大型军用运输机,飞机载重50-60吨,最大载重航程超过4000公里,是一种很优秀的军用运输机,设计寿命3万小时,20年寿命。
飞机机翼增升装置设计优秀,而且起落架设计极具特色,多支柱起落架配备粗大的低压轮胎,可以在土跑道上轻松起降,而且飞机经过特殊设计,南极北极零下50度低温都不在话下,照样起降。

俄罗斯穷困潦倒,唯一可以混的就是卖石油和军火,对于伊尔76这种现金牛当然不会放过
这个飞机的优秀设计,外加物美价廉,吸引了很多国家的注意,40多国家纷纷抢购,迄今为止产量接近1000架,这是大型军用喷气运输机里面的销售世界冠军,而美国类似吨位的C141运输机,没人看得上,才生产了279架就在1982年早早关闭生产线,所有飞机全部在2006年退役。
这个飞机,除了机舱稍微窄一点,外加设备和发动机有点过时,别的几乎无可挑剔,俄罗斯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生产线关闭后,想尽办法,坑蒙拐骗在自己国内重新建立了一条伊尔76的生产线,换换座舱面板,和发动机,声称还可以继续大卖几百架。
伊尔76的影响不仅仅这一点,我国大量购买后,觉得很好用,就提出伊尔76中国增强版的需求,最终在伊尔76的基础上,吸取了部分美国C17运输机的技术推出了运20,运20具有设备先进,货舱大,载货量大的优点,可以说是一种中国魔改版本的伊尔76。

中国运20可算是一种完美版的伊尔76
问题就来了,这么一种安全可靠的大型运输机,还是4个发动机的设计,为啥刚刚起飞就坠毁昵?
由于官方消息并未公布,我们在这里只能做一些推测,真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原因可以有以下几个:
一个是超载,超限,每种运载工具从设计伊始,就做了最大运载能力的限定,不管是车子,轮船还是飞机,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尤其是飞机,载重更加严格,每次起飞前,所有人员货物的重量位置排布,工程师都要做一次计算,计算结果超限的话,飞机就不能起飞,必须减少部分人员或者货物才行,这就是载重平衡表,而且计算完了,人员和货物必须按照要求安放配置,牢固锁紧,在飞行过程中不发生大的移动,某次美国747货机在阿富汗坠毁就是大型货物松动,飞机重心大幅度后移超出飞行员操纵限制,失控坠毁。

为了安全飞行,飞机设计师设计了这个载重平衡表,每次起飞都要进行计算检查,严禁超限
这一次事故,人员伤亡257,远超想象,一种军用运输机,为何能装这么多人?这个很难想象,让我们看看我国伊尔76载客的场面。

伊尔76货舱,采用双层设计后,拥挤的像鱼罐头

由于是专用货机设计,我国进行简易双层设计改装,载客不是很方便,噪音也大

这就是伊尔76运输机的客舱,塞257人,有点超乎想象

还有这种操作,塞了一堆货物,然后人也塞得满满的
正常伊尔76运输机的座位就是左右两排,坐个80-100差不多了,但是这次居然是三倍,很可能大部分人都站着,飞机一起飞,结果人员往后倒,飞机重心大幅度后移,失去控制发生坠毁。
由于是军人和家属,带的行李估计也多,最终超过飞机运载限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军队内部运输,都是熟人,不容易认真做检查,由于没有足够的固定座位,假如加上一大堆货物,计算载重平衡表是很困难麻烦的一件事,有可能就没人做这个事情,坐上就走,关门就飞,这是很多落后国家的观念。
另外一个可能是飞机偶尔机械故障,比如发动机停车,操纵失灵等等,这些事情在正常维修保养下发生概率很小,但是全世界做得好飞机维修保养的国家也不太多,事故率高发的国家,基本都是瞎修乱飞的主,飞行员无法无天,地勤稀里马虎乱整。

飞行员都是牛顶天的主自带傲娇属性,看不起地勤很正常
某次,曾经听到一个资深老飞,教育年轻小飞飞:你一个月挣人家半年一年的工资,但是千万不要看不起人家地勤,你要是不配合人家的工作,检查要是不认真仔细,上了天就让你下不来。
全世界的飞行是家常便饭,不过飞行安全不是,没有地勤认真检查维修,飞行员按手册认真飞,神马安全都是泡影。(作者署名:大水)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