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美潜艇偷袭日舰:发射鱼雷却击中自己 官兵随艇沉没

新浪军事

关注

中国是否需要核动力巡航导弹?

如果说战场上最为倒霉的事情,恐怕就是被友军误击。有比这更倒霉的事情么?有的,那就是被自己发射出去的武器打中……这看似不可理解,但却真真切切发生在了战场上。美国海军的“刺鱼”号潜艇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刺鱼号属于小鲨鱼级,水下排水量达到2000余吨。从1943年投入战场后在太平洋的海战中斩获颇丰,算是艘王牌潜艇。1944年10月26日,这艘潜艇在巡航中遭遇日军运输船队。日本人的反潜技术一向很糟糕,艇上的美军官兵认为自己的机会又来了——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因为当年的潜艇不同于今天,航速较慢,鱼雷的射程和速度也不算快。

潜艇迅速进入阵位,完成鱼雷射击诸元的测算,而艇长卡恩和其他指挥官们则开始制定战术。因为是夜晚,潜艇干脆上浮发射鱼雷。这种做法在我们今天看来觉得是很难理解的,其实当年是情有可原。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当时的潜艇充其量在潜望镜深度以上的浅水发射鱼雷,而且会带来很多可靠性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上浮发射可以保证最好的射击效果。日本人当时没有雷达,面对海面的观测工具除了人眼就剩下探照灯了,很难发现几千米外的潜艇。

因为战斗经验丰富,这艘潜艇开始给予日本船队毁灭性打击。不过正当所有人欢呼雀跃,盘算着打完收工记录战果回去领勋章的时候,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意外发生了。通过声呐发现,一枚鱼雷在发射出去20多秒后竟然开始180度转向掉头,朝着潜艇扑来。一切都来不及了,尽管试图进行规避,但鱼雷仍然打中了它的发射者。

潜艇随即开始进水沉没。除在指挥塔上指挥战舰长和指挥官外,其他官兵大部分都随艇沉入海底,再也没能返航回家。损失人员达到60余人。剩余这几位幸存者漂浮在海面上,后来被俘虏。不过他们最后熬到了战争结束,把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情况汇报了回去。有技术专家推测,可能是因为鱼雷的方向舵在发生故障后导致了其掉头而行。

当年的鱼雷可靠性比较低,但这种发射出去转头打自己的确是个小概率事件,只能归因于这艘潜艇不太走运了……而在那个年代,潜艇兵的确是个苦差事:要和不可靠的机械对抗,要担心敌人的打击,还要应付着极其艰苦的航行和恶劣的艇内环境——那时的潜艇技术是十分原始的。(作者署名:军事家)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