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一中尉3年火速升职师长 看不懂地图葬送3万精兵

新浪军事

美国封锁对我军用芯片有何影响
可以认为,军官的指挥能力直接决定其部队的战斗力。一个不称职、或者缺乏勇气的军官,带来的不仅仅是战斗的失利,甚至可能是部队的全军覆没。军官不仅仅意味着荣誉,也意味着责任,因为每一条命令,或许都关系着手下士兵的生死。

德军坦克
法国《历史爱好者》杂志2018年1月刊载的一篇文章称,在1941年的战争初期,俄国军队(西方作者一般都用俄国这样一种泛称)的失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大量素质低劣的军官充斥了其整个军队,而德国军队的各级军官则富于冲劲、经验丰富而且战法灵活,并最终歼灭了大量俄国兵团。
其举的一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步兵第31师是俄国方面在1941年年初才在多个后备团的基础上组建的新部队。其师指挥层可谓是无能军官的集合体,尤其是其师长:格奥尔基。莫拉申科夫上校。莫拉申科夫在3年前还是一名中尉,其拔尖之处不在于军事能力,而在于其所谓的“忠诚”和钻营能力。

俄国军人
30年代中后期,俄国丧失了大量能干的、有经验的军官,所以只能快速提拔填补这些空缺——这样的情况在新建部队中尤其常见。3年的时间内,熟谙晋升门道、表现绝对忠诚、做足了表面功夫的莫拉申科夫在这样的“军官荒”中更是以火箭速度晋升,连爬5级(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坐上了师长的宝座。其实,一个上校当师长——特别是前线师主官——级别也是偏低的,但在大规模扩军但却严重缺乏军官的情况下,这也不值得稀奇了。
莫拉申科夫无能到什么地步呢?他连师级的精确军事地图都不会用。他仅有的一些能力还是当中尉时会看的一点点战术地图——哪怕是这些他都是懂那么点皮毛,因为他的全部精力在当时就完全不在军事技能上。后来3年的钻营,更是让他把这么少得可怜的指挥技能都丢了个精光……

战争初期大量的俄国俘虏
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德军铁拳就狠狠地砸在了步兵第31师的头上——在5月,该师被调到白俄罗斯地区,充当西部军区的前方部队。当势如破竹的德军战车正在猛冲、铺天盖地的轰炸机正在肆虐之时,这位连军事地图都不会看的师长已经半点办法都没有,其他的师级指挥官表现也十分糟糕。

冲锋的俄国兵
当一个团利用仅存的电话线请求命令、要求得到友军和火炮支援的时候,这位师长发出的命令是:让士兵们发起冲锋,密集的冲锋!坚决消灭入侵者!迎着机枪火力和坦克大炮高喊着发起人海冲锋的俄国士兵的结局是明确的……第31师1万多人在开战当天的下午已经全军覆没,而其崩溃则让友邻的2个师侧面暴露,随后也难逃被围歼的命运。可以说,这个无能的师长把3万多人送了个精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让“士兵冲向坦克”的师长最终却被德军抓了俘虏……(作者署名:军事家)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