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不服败给中国研制新型两栖战车 发动机马力成缺陷

新浪军事

中国自走炮成打破西方垄断首炮
近日,俄罗斯鄂木斯克车辆制造厂公布了其最新产品:专供海军步兵(俄罗斯对海军陆战队的称谓)使用的两栖步兵战车BMMP。据悉,负责俄陆军大量主战装备生产的鄂木斯克制造厂希望该车能够批量进入俄海军步兵部队服役,取代服役数十年之久的MT-LB和BTR-80。

图为BMMP的3D效果图。可以看出该车借鉴了相当多美国EFV和中国05式的设计。
自苏联解体之后,本就规模不大的俄海军步兵部队便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更新其武器装备:其两栖坦克部队还在使用老旧的PT-76水陆两用坦克,而机械化步兵稍微好些,但BTR-80轮式步兵运输车和MT-LB履带式步兵运输车也还是苏联时期的装备,而且它们并非为海军步兵部队的使用需求所特别定制,其两栖性能只够渡河以及在波浪平静的水面上使用。

图为高速行驶中的“远征战车”EFV。
事实上,在冷战中期苏联的BTR-80相较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AV-7系列两栖车辆也不算差——即使AAV-7使用了喷水推进,其时速也仅仅只有13.5公里每小时,和BTR-80大差不差。但是,于冷战末期由美国研发的EFV远征战车则大大改变了两栖车辆运用的思想以及结构:最大输出超过20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加上流线型车身以及高效喷水推进器,能为EFV带来超过60公里每小时的水上时速,大大增加了两栖车辆在泅渡期间的生存力,减少了泅渡的时间,和垂直登陆同时使用便能够在敌军增援前迅速控制滩头阵地。
虽然EFV计划最终因为成本过高而流产,但中国使用相同的设计理念开发了05式两栖步兵战车,其性能虽然稍逊于前者,但也对所有其它两栖车辆形成了绝对优势。

图为参加2015“里海赛马”的05式两栖步兵战车和BTR-80。
而俄海军第一次体会到这种“绝对代差”,则已经是2015年的事情了。在“里海赛马-2015”军事竞赛上,参赛的中国05式两栖步兵战车虽然体型是BTR-80的将近两倍,但其在水上如履平地的表现便逼得拉不下脸的俄罗斯裁判不得不用起下策:在两栖车辆竞赛项目上,赛道的陆地段长度竟然是水面段长度的两倍多。
但即便如此,使用05式两栖步兵战车的中国车组依旧取得了该项目的冠军。

图为BMMP的车族改装示意图。从右下和左下的变形车可以看出,该车应该是基于“库尔干人-25”系列平台。
在俄罗斯海军转向近岸防卫型力量的必然背景下,俄罗斯海军步兵的地位反而就有所提高:其坦克部队开始换装现代化升级改造后的T-80系列,而先前可能有过相应研究的BMMP方案也就得以公开。据鄂木斯克车辆制造厂方面的说法称,该车重量达到35吨,柴油机功率为1500马力,拥有37公里每小时的最大水上时速和75公里每小时的最大陆地时速,整体数据中规中矩,唯一较为出格的设计就是其搭载了57毫米机关炮,看来俄罗斯人对于两栖作战的精髓还是没有领悟清楚。

图为BMMP的整体结构布局剖面。
但事实上,俄罗斯在BMMP上表现出的整体风格依旧有“贪大求全”的趋势。首先,美国EFV下马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那台2600马力的怪物级发动机,但只有如此大的输出功率才能使得35吨重的车体实现高水面航速。作为妥协,中国在将发动机功率降低到1500马力的同时将车体缩减至26吨,也算是达成了设计目标。但俄罗斯BMMP却想用1500马力的发动机驱动重达35吨的车体以及武器系统,这显然是极不现实的想法。(作者署名:利刃/TO)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