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我军一少将院士贡献堪比马伟明 曾攻破潜艇静音技术

新浪军事

关注

说到海军中的军职院士,很多人想到了有着“电能马”的马伟明院士,司令员为其打伞,“领先就要领先美国”的霸气话语,都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海军中还有一位默默无闻30余年,成功攻破潜艇隔振关键技术,为打造水下静音潜艇做出积极贡献的少将院士,他就是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何琳教授。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时,何琳教授榜上有名。

潜艇是水下的刺客,在大海的掩护下具有普通舰艇没有的隐蔽性。但是,潜艇发动机发出的巨大声响却会暴露潜艇的踪迹。在二战中,随着声呐的广泛应用,德国的海狼们一艘艘被海空反潜力量绞杀。

中国军队与“动物士兵”那些事

战后,各国都高度重视潜艇的静音性,比如当年“基洛”级潜艇面世的时候就被誉为“深海黑洞”,以突显其静音效果。而中国潜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静音效果非常差,美国甚至嘲笑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声音之大就像水下开了锅。

对于消声减振,大家可能知道潜艇上覆盖的消声瓦,这是外部设备,其实在潜艇内部主要是依靠先进的隔振装置降低发动机等形成的巨大声响,使其不传导到海中。而何琳教授的攻坚领域就是这里!

何琳教授在潜艇减振降噪领域研究了30余年,先后研发了7个系列、数百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减振装置,实现了我国机械隔振装置的5次技术跨越!何琳教授研究的磁悬浮主被动混合隔振技术解决了潜艇狭小空间内数百吨级大型动力系统振动的隔离难题。

他在研制第三代潜艇智能隔振装置时,研制出了超大载荷气囊隔振器,承载能力达到500吨,可以负载更重的潜艇动力系统,终于实现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追赶和超越。而在第四代隔振装置研制中,又成功解决了推进动力装置高效隔振和推进轴系高精度动态对中的难题,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何琳教授的团队正在攻坚我国第五代舰船隔振系统!据报道,将采用潜艇动态声学特征管理技术,使噪音成为“白噪音”,融入大海背景噪音中,成为难以识别潜艇特征的声音,这样我们的潜艇在作战环境下就成为了真正的隐身潜艇!

(作者署名:虹摄库尔斯克)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ahlazrx 154
马伟明的电磁发射技术已超越美国10年以上,研制的舰船中压直流电力系统领先美国10年以上,095及096核潜艇的无轴泵推动力系统也是领先的,马伟明的对中国军工的贡献不是一般的贡献。
江苏南京
回复TA
q9848150 128
向科研人员表达个人敬意!
浙江温州
回复TA
第一007_57762 88
那是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技术。中国偷人家技术硬说是自己的也没有办法。
山东青岛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0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