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俄军苏57发射的远程导弹 中国或也将采购装备苏35

新浪军事

关注

上周,苏-57疑似在叙利亚发射巡航导弹的视频,通过俄军方内部会议背景画面披露。一时间,颇有舆论“沸腾”之势。其实,五代机打开自己的内置弹舱发射导弹无论如何都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最终却能让舆论“沸腾”,这本身就是件比苏-57打开弹舱更奇特的事。

抛开苏-57打开弹舱这事不谈,苏-57发射的导弹其实也颇有特点。从外形来看,该型导弹应为最新版Kh-59MK2导弹,按目前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势头,这款导弹加入解放军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就来说说这款导弹。

△苏-57发射Kh-59MK2导弹画面

光听Kh-59MK2这个名字,这款对苏/俄颇为重要的防区外武器似乎应该是解放军武器库中的一员。据公开的信息,中国从俄罗斯购买100架苏-30MKK/MK2时配套引进了Kh-59导弹家族,中国引进的型号包括电视制导的Kh-59M或Kh-59M2、雷达制导的Kh-59M2A(我们更熟悉的名称为Kh-59MK)。

中国军队与“动物士兵”那些事

Kh-59M/M2导弹在解放军中服役是公开的,7年前在宣传苏-30MKK部队指战员时,曾展示过苏-30MKK使用Kh-59 M/M2的作战全过程。在当时看来,打击过程还是挺“酷”的。

△解放军苏-30的电视制导版Kh-59M,注意翼尖有必备的数据链吊舱,这也限制了导弹的射程

关于Kh-59MK导弹,目前还没有我军装备该型导弹的公开信息。但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中国在2004年订购了200枚Kh-59MK导弹,并在2008-2015年间完成交付。这个研究所关于中国的数据虽然很多不靠谱,但这个数据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在2004年已经接收完100架苏-30了,怎么早不买,却到飞机交付完才下单?到货更是10年后!其实不难理解,因为Kh-59MK直到2004年才在苏-30MK2上首次试射,最后于2013年完成国家试验。这符合中国采购武器谨慎的风格(从不只看纸面东西),当然或许也说明中国出了钱帮俄罗斯研制这导弹。

Kh-59MK是一款采用雷达导引头的反舰导弹,在摆脱电视制导数据链作用距离限制后,射程可增加到近285公里(对付大型舰艇的距离,对付小型舰艇距离为145千米)。

△Kh-59MK反舰导弹标准照,目前解放军的该导弹还没有公开画面披露

2009年前后,俄罗斯又对外展出了Kh-59MK2的对地攻击改进型Kh-59MK2,Kh-59MK2出现时被认为要对标欧洲的“风暴阴影”。Kh-59MK2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的制导系统,Kh-59MK2对外展出型号的外形与Kh-59MK无异,说明其只有雷达制导。

但展会上的Kh-59MK2模型显然只是个障眼法,靠雷达制导就要去打地面目标可不是Kh-59MK2的格局。制导系统其实也是Kh-59MK2的一大特色,根据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自己公开的信息,Kh-59MK2采用捷联惯导辅以卫星修正,末段“光学相关”制导((景象匹配)),命中精度可达3-5米。零散的消息显示,这套制导系统是从Kh-555空射战略巡航导弹下放来的。

Kh-59MK2在外界眼中还有一个代名词,那就是“中国定制”。外界在提到俄对华交付Kh-59MK时,多会认为其中包含Kh-59MK2,而如果俄真对华交付了完全版Kh-59MK2,那就有点意思了。

△出现在展会上的Kh-59MK2对于认识这款导弹意义不大

说到这,大家对Kh-59M系列应该有了大致印象。如果还要补充一点的话,那就是Kh-59M系列导弹是目前俄军战术飞机中所能携带武器中弹头重量(威力)最大的,因此俄军给它的定位就是一款“战役战术级武器”。

2015年,俄罗斯又展出了一款“新”Kh-59MK2导弹,其与“老”Kh-59MK2外型截然不同。其弹体变为长方体且弹体前端有特殊几何外型,显然是针对隐身而设计。本来的大面积尾翼被大幅缩小成折叠式全动式尾舵,背上增加一对可折收的滑翔翼,并将本来外挂的发动机整合到弹体内。

△2015年莫斯科航展上首度披露的新Kh-59MK2,注意头部的光学窗口

方型Kh-59MK2长4.2米,展开时翼展2.45米,折收后横向尺寸0.4米 x0.4米,发射重770千克(考虑到苏-57挂架承受力,这也已是上限),弹头重310千克,发射高度200~11000m,发射初速(载台速度)0.5~0.9马赫,目标视角±45度,射程290千米(受出口限制情况下),地貌巡航高度50~300米,飞行速度700~1000千米/小时,误差半径3-5米。Kh-59MK2采用全方形设计,一个重要考虑应该就是用于苏-57的内挂弹舱,方型版本体型/横截面更小(长度比老型号短了1.5米)、重量减轻(比老型号减重160千克)、发动机内置很容易就可以放进苏-57弹舱。当然,燃料也会变少,但可用大翼展滑翔翼来维持射程。

Kh-59MK2这个名字早已被用过,俄罗斯却用它命名一款外形几乎毫无关系的导弹多少让人有点意外。但细想其实也不奇怪,都说俄罗斯卖军火喜欢“吹牛”,但在命名武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人是很“实在”,俄近年来在老型号基础上魔改的武器,在命名商基本上维持原型号名称,如Kh-58UShK等等。

△苏-57发射的导弹与Kh-59MK2对比

从彻底颠覆的外形,到升级的动力(使用TRDD-50涡扇发动机系列最新型号),新Kh-59MK2如果改个名字其实也无可厚非。Kh-59MK2之所以保留原名,很可能是新老导弹不少设备是通用的。

其中,制导系统应该是直接继承了老Kh-59MK2的成果,也就是基于捷联惯导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辅以卫星修正,加末段光学制导,关于这个光学制导,在新Kh-59MK2也有了更详细的信息,采用白天光学末制导头的命中精度在5米左右,采用全天候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命中精度则能达到3米。

至少从介绍来看,此次和苏-57一起亮相的新Kh-59MK2在当下还是一款性能不错的防区外武器。有观点认为五代机隐身好,靠近了扔就好,但反过来说苏-57一次理论上能装4枚战役战术级的防区外武器有什么不好?况且,苏-57也已规划了小型制导武器。

△中国购买苏-35必然会配套新武器

当然,要说的是新Kh-59MK2可不只是苏-57专用,体格变小后米格-29/35也能轻松挂载,苏-35、苏-30以及苏-34等重型机更不在话下。

我国在引进苏-35之后,当然也要配套引进新的对空、对海、对地机载武器,俄罗斯把苏-35和Kh-59MK2都定位为战役战术武器,它们显然也是一对不错的搭档。按照俄计划,新Kh-59MK2应在年前完成试验,从时间点上看也刚好。因此,如果中国为苏-35配套新Kh-59MK2不应感到意外。(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爱做白日梦的老猫 2
或,可能,这种猜测帖就别再发了,浪费别人的时间。
辽宁大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